合作媒體

賴瑞隆發表「漁業高雄隊」貼近產業提出五大亮點未來 著青蛙裝體驗養殖漁業:讓靠海吃海成為高雄驕傲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立委賴瑞隆今(21)日至高雄彌陀區養殖魚塭,親自穿上防水褲與在地漁民實地體驗養殖漁業作業流程,並發表「漁業高雄隊」五大亮點未來。賴瑞隆表示,他是唯一出身海洋局長的立委,高雄是一座靠海吃海的城市,養殖漁業是重要根基,走入現場傾聽第一線聲音,才能真正為漁民爭取所需。未來將結合智慧科技升級漁業、健全產銷體系、開拓國際高階市場,打造一座讓世界都看見的海洋城市,推動高雄遠洋及養殖漁業邁向新紀元。

賴瑞隆指出,高雄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城市,從經濟、文化到生活皆與海洋緊密相連,更擁有全台最重要的國際商港與漁港,以及堅實的遠洋及養殖漁業基礎及活躍的港灣產業。高雄的養殖漁業從虱目魚、石斑魚、鱸魚、白蝦到各式海水魚種,產量穩定、品質精良。然而產業也面臨人力短缺、成本攀升等挑戰,未來更需政策與技術共同支撐,協助養殖業升級轉型,持續保持競爭力。

賴瑞隆自市府首長轉任立委後,仍持續關注海洋議題,至今已連續19次獲公督盟評鑑為優秀立委,展現穩健問政務實執行力。賴瑞隆回顧,擔任海洋局長期間,不僅發揮城市行銷專才成功讓海鮮品牌邁向國內外市場、穩定漁民收益;並推動高雄國際遊艇展,吸引超過七萬人次入場。

賴瑞隆說,擔任立委後促成海委會落腳高雄、推動《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三讀通過等。同時,更爭取多項建設經費,包括旗津海岸線整治1200萬元、漁港疏浚經費3000萬元,以及被評為「世紀計劃」的前鎮漁港81億元,於後持續監督招商進度,未來可望成為國際遠洋漁業重鎮,創造每年超過300億經濟產值。

賴瑞隆表示,他以「智慧升級、永續經營、高值轉型」為核心主軸,提出漁業高雄隊五大亮點未來。第一,他將「擴展高雄首選品牌行銷,開拓新興市場」列為首要任務,將高雄漁產品帶向國際。再者,規劃「導入 AI 技術於養殖、遠洋漁業」,透過智慧管理、監控與冷鏈體系提升產能、降低作業風險,並能達成拓展市場與改善勞動環境雙贏,作漁民朋友的後盾。

第三「設立漁業專業技術輔導團,培育從業人才」,藉創業輔導、資金支持與專業訓練,讓青年願意投身產業。再者,「提升漁民權益保障,升級漁業設備」,規劃獎勵老舊漁船及魚塭設備汰舊換新,協助產業轉型;並強化「海上漁船緊急醫療諮詢服務」,保障漁民生命安全。

最後,賴瑞隆以其爭取的「前鎮漁港」為例,他將推動「完善港區及產銷系統」,串連「漁、貨、人、車」整體規劃,包括漁港浚深、汙水處理、聯外交通以及建構靈活的產銷中心等,形塑高雄的海洋產業聚落。

賴瑞隆強調,從海洋局長、海洋立委,到爭取成為海洋市長,他將以實績為基礎,以創新為方向,不僅要讓港都成為「海洋盛事」之都,更要領航藍色經濟,打造融合科技、永續與文化的現代化港灣城市;讓高雄成為國際海洋城市的新典範,為市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賴瑞隆由彌陀區漁會幹部、全國模範漁民蔡聖倫先生等人陪同,穿著青蛙裝的漁業涉水褲下水體驗捕撈虱目魚,收穫滿滿,被漁民朋友大讚專業,賴瑞隆也呼籲大眾共同用行動支持高雄漁產,現場活潑有趣。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