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善政出席「WE CAN再造兆元產業科技人文論壇」,倡臺灣前進AI深水區創新契機。(圖/市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范文濱/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4日上午出席於臺北舉行的「WE CAN再造兆元產業科技人文論壇」,以「AI深水區的創新契機」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臺灣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優勢與策略。張市長指出,AI已成為全球產業轉型的核心動能,臺灣具備長期累積的工程實力與產業韌性,應從教育階段紮根,強化數理與邏輯訓練,同時培養藝術與人文素養,打造兼具科技與人文的創新人才。
張善政市長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及美中貿易政策對產業布局影響深遠,桃園擁有全球伺服器組裝重鎮的優勢,ICT產業基礎扎實。他指出,AI產業發展可分為「模型建立」與「應用推理」兩階段,臺灣受限於算力與能源條件,應聚焦應用層面,發展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領域,發揮系統整合與應用創新的強項。
市長張善政以桃園為例指出,市府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要求各局處提出AI應用計畫,近兩年榮獲國內外智慧城市與數位治理獎項超過40項,涵蓋交通、治安、環保等面向。包括運用AI影像比對偵測改裝排氣管、協助警方查獲贓車、監測工廠異常排放等,皆為AI落地應用的具體成果。同時成立「智慧產業學院」,推動產業人才培訓與數位轉型,已有上萬名企業員工參與課程。
張善政市長強調,AI時代的關鍵在於應用落實與制度支持,中央與地方應共同推進資料開放與隱私治理。他指出,臺灣擁有極具潛力的健保資料庫,若能在合法架構下導入AI分析,將促進醫療創新與公共福祉。張市長表示,臺灣目前正處於AI應用的「淺水區」,應趁此階段累積經驗、建立文化,未來邁向「深水區」時,有機會以智慧應用與創新實力,成為全球AI發展的標竿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