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Freepik
近日,台灣多地接連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首先在台北市,新光三越南西店的「牛喜壽喜燒水炊鍋」餐廳於20日或21日傳出顧客用餐後出現不適症狀。有民眾在用餐後出現發燒、腹痛、腹瀉等症狀,懷疑是食物中毒。部分顧客在Google地圖上留下一星評論,指出有多人出現類似症狀,其中一位顧客甚至高燒到38.8度。
台北市衛生局於23日前往該餐廳稽查,發現冰箱內生牛肉、蔬菜盤未加蓋保存等缺失。衛生局已抽樣作為沾醬使用的蛋液慕斯送驗,結果預計1到2週內出爐。新光三越對此事件表示歉意,並強調已要求該餐廳下架停售具風險疑慮的餐食,同時加強內部稽核工作。
緊接著,台中市西區一家知名法式餐廳於23日也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共有13名顧客在用餐後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其中10人就醫治療。台中醫院表示,這些顧客疑似因食物污染導致急性腸胃炎,相關檢體已採樣待驗。
台中市政府食品藥物安全處接獲通報後,立即啟動調查程序。食安處人員已於營業時間派員前往餐廳進行稽查與採檢,檢驗結果預計最快兩週內公布。所有就醫的顧客經治療後均已出院。
針對這些食安事件,相關單位表示,若檢驗結果確認有病原菌,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業者將面臨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的罰款。若人體與食餘檢體均檢出相同病原菌,則將依法將業者移送司法偵辦。
這些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相關單位呼籲業者應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規範,確保食材新鮮及製作過程衛生。同時也提醒消費者在外用餐時應注意餐廳環境衛生,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向相關單位反映,以保障自身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