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非洲豬瘟升溫! 賴清德:15天潛伏期是關鍵 盼各界合作防擴散

圖: 翻攝賴清德臉書

近日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傳出非洲豬瘟疫情,死亡豬隻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此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對廚餘養豬是否應全面禁用的討論,同時也有人質疑總統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期,因反對禁用廚餘而導致防疫失靈。

對此,賴清德今日(24日)在彰化出席「2025台灣設計展」時,主動向國人報告非洲豬瘟的防疫工作,並回應相關爭議。他首先強調,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的傳染病,目前行政院要求全國禁宰禁運的措施,主要是為了確保疫情調查後能了解此次爆發的原因,作為後續防治工作的依據,同時也要確保未來市面上的豬肉都能健康安全,讓民眾吃得安心。

賴清德回顧,2018年左右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東南亞其他國家陸續淪陷,台灣當時就嚴陣以待。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特別在中央成立非洲豬瘟防治應變中心,並在屏東縣邀請各縣市演練防治工作。同時,政府也在全國增加建置非洲豬瘟的檢疫量能,希望能早期發現、及早防治,避免疫情擴散。

針對境外防治措施,賴清德表示,當時行政院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在機場增設X光機檢查入境旅客行李、加強對出入境旅客進行防治宣導,以及修法嚴懲夾帶豬肉製品入境的行為。

關於廚餘養豬的爭議,賴清德解釋,他在行政院長任內曾召集各縣市開會討論此議題。當時多數縣市不贊成禁用廚餘,主要原因並非為了保護8%的黑毛豬產業,而是因為各縣市都有龐大的廚餘難以處理。若貿然禁用,可能導致廚餘到處流竄、暴露在自然環境中,反而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

會議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若要禁用廚餘的縣市,必須做好廚餘的去化工作,確實掌握每日廚餘量及去處。而對於仍要使用廚餘餵養豬隻的地區,則必須達到科學標準,包括使用合格的蒸煮設備,溫度需達90度以上且蒸煮時間超過一小時,以確保病毒死亡。

賴清德呼籲,面對台中市出現的非洲豬瘟疫情,希望全國民眾能支持政府,各地方政府也應共同合作、共同面對這波疫情,避免擴散。他強調,只要在15天潛伏期內做好疫調工作,且期間沒有其他地方爆發疫情,就可稍微放心。但後續的檢討工作及各縣市的防疫措施仍需持續加強,境外管制也不可鬆懈,以避免有毒豬肉製品再度進入台灣。

最後,賴清德表示,相信只要大家團結合作,遵循正確的防疫措施,台灣就有能力控制住這次疫情,不讓它擴散,並將對台灣產業的衝擊降至最低。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