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為落實海洋平權與共融理念,海洋委員會攜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於114年10月24日至25日假屏東大鵬灣帆船基地辦理「海洋無障礙友愛共好親海活動」,邀請超過120位身心障礙朋友與樂齡長者參與,讓每個人都能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走向海洋、擁抱海洋,體驗海洋帶來的療癒與力量。
推動海洋平權 打造全民共享的海洋環境
海洋委員會指出,推動「海洋無障礙」是實現「全民親海」的重要政策方向。海洋不應只是少數人的活動場域,而是屬於每一個國民共同享有的自然資源與生活空間。海洋委員會從113年起積極推動「海洋無障礙親海計畫」,透過補助學校與民間團體辦理親海活動、完善設施與輔具支援,讓身心障礙者與樂齡長者都能安全、安心地親近海洋,真正實踐「從認識海洋、親近海洋」的目標。
夢想之海 感受海洋帶來的自由與自信
本案活動以「友善、共融、平權」為核心精神,設計多元體驗項目,其中獨木舟、立槳等活動,由專業教練與醫療團隊全程守護,確保每位參與者能安心享受海洋樂趣,體驗海洋帶來的自由與自信。
另外也特別安排海域安全水療體驗,參與者在專業教練協助下逐步適應水域環境,學習簡易划水與浮動練習,透過海水浮力感受身體的放鬆與穩定。許多參與者在海浪輕拍下露出笑容,建立親近海洋的信心與勇氣,隨著海風吹拂與海面閃爍的光影,體驗到「與海共舞」的愉悅與寧靜。這一刻,海洋不再遙遠,而是成為每個人都能親近的朋友。

管碧玲主任委員長期致力推動無障礙平權共融
海委會林麗英處長致詞表示,管碧玲主委長期推動無障礙平權,從高雄市政府到立法委員,她一直關注身障者平權,有些罹患肌肉萎縮症(漸凍人)、小腦萎縮症等身障者,常伴有呼吸障礙,24小時需要使用咳痰機、靠呼吸器、氧氣製造機來維持生命,也有一些俗稱「泡泡龍」的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及魚鱗癬患者、燒燙傷患者,全天要用冷氣調節體溫,所以她就推動修電業法讓電費維生用電以最低價計算,讓這個照顧弱勢的關懷成為國家政策。另外也幫罕病患者爭取北、中、南選定醫院,設立呼吸照護專區、修訂「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首次通過語障人士翻譯不得有時數限制、爭取聽語障人士每月400通簡訊免費、爭取全國增購復康巴士512輛、修法規定復康巴士使用交通票價優惠不能有設籍限制、爭取身障登機輔具等等。管主委到海委會之後,即指示推動海洋無障礙計畫,要讓海洋真正「平權共融」。去(113)年在基隆、雲林、臺東與高雄推動無障礙親海活動,今年更擴大辦理,推動全國超過10個縣市辦理海洋無障礙親海活動。林麗英處長另感謝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休閒運動推廣協會及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與公部門公私協力合作推動,讓臺灣往海洋平權國家方向邁進。
管碧玲力推「海洋無障礙」 打造全民共享、共融親海新藍圖
在海洋委員會主管碧玲主任委員大力推動下,「海洋平權共融」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踐每一位身心障礙者、樂齡長者與一般民眾都能安全、自在靠近海洋的新願景。以平權為核心,將輔助設施、親海場域、專業服務團隊串聯起來,並逐步推動產業化發展,使海岸成為全民共享的幸福場域,期許未來海洋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日常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