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台東報導

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主辦的「2025年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於114年10月24日到25日在人文學院禮納布講堂舉行。本屆研討會以「臺灣兒童文學:多元聲音與跨界共鳴」為主題,聚焦臺灣兒童文學的多樣創作、出版現象與文化意涵,呈現從地方出發、走向國際的文學能量。
靳菱菱副校長致詞表示,人文學院一向非常勇敢大膽,每屆的活動都不太一樣,上個禮拜甫開幕的師生聯展,在師生互動當中用不同的短短字詞,居然可以創作出非常漂亮的詩。這幾年大家都在嘗試各種跨界,而兒文所在這方面跨的幅度超乎想像,在此祝福今天的研討會能夠順利成功。
兒文所游珮芸所長致詞表示,特別要感謝臺北碩班的同學特地來校參與,對碩一的同學來說,這是初次來到臺東大學,雖前兩天遇到沙塵暴天氣,這可能不是最美的時候,歡迎大家下次再來體驗更美好的台東。
研討會特別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特聘教授吳玫瑛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從臺灣出發:繪本的跨國流通與世界文學新生〉。吳教授長年致力於臺灣文學與繪本研究,她將從「臺灣繪本如何被世界閱讀」的角度出發,探討文化翻譯與跨國出版的意義,開啟關於「臺灣故事」如何在全球流動的討論。
本屆研討會共有24篇主題論文與一般論文入選發表,內容橫跨兒少小說、童詩、繪本、紀實性知識類作品、漫畫、動畫、戲劇與教學活動等多元形式。研究議題包括原住民文化與地方故事的再現、歷史與社會議題的書寫、臺灣出版界翻譯外國童書的現象,以及臺灣原創作品在國際舞台上的展現等,展現臺灣兒童文學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跨界實踐力。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現場二樓同步展出「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師生聯展」,展出內容橫跨繪本創作、插畫、文字研究與視覺敘事,呈現兒文所師生在研究與創作之間的多重對話。觀眾可在聆聽學術發表之外,近距離欣賞兒童文學的視覺想像與創作能量。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研討會以「臺灣」為核心視角,期望回望土地、文化與歷史的脈絡,並從兒童文學出發,思考臺灣如何透過自身的故事、語言與創作,參與全球文化的對話。臺灣的兒童文學不僅是本土創作的展現,也是一種跨文化的橋樑,連結閱讀、教育與藝術的多重面向。
這篇文章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舉辦2025年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 聚焦臺灣 展現多元聲音與跨界共鳴 是由 台灣新聞雲報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