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川習會將於APEC登場 美中貿易止戰關鍵:稀土與關稅成焦點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10月30日,將在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期間舉行會晤。《CNBC》報導,這將是川普重返白宮後,雙方首次面對面會談,外界視此為美中貿易對峙的「關鍵止戰時刻」。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證實,川習會將於本週登場;川普稍早受訪對此表示,「我們會有非常好的結果,大家都會滿意」,展現對談判前景的樂觀態度。南韓總統府國安顧問魏聖洛(Wi Sung-lac)亦確認兩位領袖將於會中進行國是交流,但北京方面迄未正式公布相關行程。

這次「川習會」背景極為敏感,美中先前達成的「暫時貿易休戰」協議將於11月10日到期,屆時若無法延長,關稅戰恐再度升級。川普稍早更加碼,若談判未果,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00%關稅,雙方近期已互相祭出港口費用與出口限制,令美中關係再度緊繃。

儘管摩擦不斷,近期川普語氣明顯轉趨和緩,並稱自己與習近平有「良好關係」,相信可在南韓的「長時間會談」中,達成關於大豆採購及核武限制的初步共識。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日接受ABC新聞節目《This Week》專訪時透露,過去兩天與中國貿易團隊的談判「已有重大進展」,形成一項「具體框架協議」,有望解決美國農民對中國抵制美國農產品的憂慮。

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結束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的會談後,貝森特表示,「關於稀土出口管制,中國決定將延後一年,同時重新檢討相關政策」,並恢復購買美國黃豆;美國則以「不對中國課徵100%關稅」作為互換。

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中國在2023與2024年購買超過美國黃豆產量的一半,2024年進口總額約128億美元;然而,川普年初升高對中關稅戰後,北京立即停止採購,造成美國中西部農業州受創,農民收入銳減。《This Week》主持人拉達茲(Martha Raddatz)指出,「美國農民確實受了很大影響」,貝森特則回應:「我也有同感。」

根據貝森特的政府財務揭露文件,他在北達科他州擁有價值500萬至2500萬美元的黃豆與玉米農地,每年帶來10萬至100萬美元租金收益。這位身價約6億美元的前對沖基金經理人表示,自己了解基層農民的壓力,「我相信當貿易協議公布後,農民們會對現況與未來幾年感到滿意。」

貝森特強調,新框架不僅針對本季的出口問題,也涵蓋未來數年的市場穩定措施。消息人士指出,美中協商內容可能包括中國恢復採購美國農產品(特別是黃豆與玉米),以及美方延後加徵關稅時程。

外界認為,這場川習會是美中關係的重要轉折點。顧問公司Teneo董事總經理魏加柏(Gabriel Wildau)分析,北京若不滿協議條件可能選擇「離場」,但川普也不願真落實100%關稅威脅,因此雙方都有談判空間;魏加柏並預測,會談結果可望為2026年初的全面貿易協議鋪路。

川普本週將先訪問東京,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面,隨後前往南韓出席APEC並與習近平會談。全球市場正緊盯這場「亞洲行」能否化解兩大經濟體的貿易風暴。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