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高餐大X佳冬農會攜手打造「透紅冰鑽派對」 以潔淨飲食創新冰品開啟地方創生新頁

▲農金署周妙芳副署長、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宮文萍董事長、佳冬鄉農會林淑玲總幹事等產官學貴賓享用"透紅佳人冰鑽派對"。(圖/高餐大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攜手屏東佳冬鄉農會舉辦「透紅冰鑽派對」,以「高餐大結合食物設計與潔淨飲食技術,協助佳冬農會開發冬藏果香冰品,推動地方農產永續轉型」為主軸,展現「地方創生 × 綠色永續」的產學合作成果。活動於台北希望廣場舉行,現場推出多款以佳冬在地水果為主題的創新冰品,包括蓮霧與鳳芒雪糕、蓮霧霜淇淋、融合蓮霧果實凍與起司蛋糕的新食感冰品,以及海鹽西瓜冰角特調氣泡飲,充分展現農產創新與學術研發能量的結合。

活動現場由農業金融署周妙芳副署長蒞臨致詞,並與多位農會總幹事共同出席,象徵公部門、學界與農業體系對地方創生的高度重視。周副署長表示,面對氣候變遷與市場變革,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必須以教育為支點、創新為引擎。她強調,這場合作展現了「地方產業、學術研究與農民實踐」三方共榮的典範,象徵農業新時代的開始。


▲"透紅佳人冰鑽派對"新食感冰品及海鹽西瓜氣泡飲特調。(圖/高餐大提供)

佳冬地區被譽為「蓮霧的故鄉」與「西瓜的原鄉」,全台約有六成以上的西瓜來自當地農民之手,連西瓜苗產量也是全國第一。除蓮霧與西瓜外,佳冬鳳梨與芒果亦以香氣濃郁、甜度高聞名。然而,氣候變遷導致蓮霧裂果率高達五成以上,農民收益受到嚴重衝擊。佳冬鄉農會總幹事林淑玲指出,三十年前全台蓮霧種植面積超過八千公頃,如今已縮減至不到三千公頃,提醒社會必須以更具永續與創新的方式支持在地農業。

高餐大綠色永續與地方創生研究所所長曾裕琇表示,這次合作是一場以「食物設計 × 潔淨飲食」為導向的地方創生實驗,結合學理研究與廚藝創作,將佳冬水果轉化為兼具健康、文化與經濟價值的冰品。團隊以感官分析與潔淨飲食技術為基礎,不使用化學色素、香精、防腐劑與乳化劑,保留水果原色與風味,並運用客家紫蘇、仙楂、桂花、茉莉花、屏東玫瑰花、香莢蘭、薄荷與九層塔等天然香草,營造前韻花香、中韻果香、尾韻森林香的多層風味,展現潔淨飲食的文化深度與感官美學。


▲透紅佳人冰鑽派對—海鹽西瓜氣泡飲特調。(圖/高餐大提供)

產品設計上,「蓮霧雪糕」以果粒醬呈現果肉微脆與果酸平衡;「鳳芒雪糕」展現鳳梨與愛文芒果的酸甜融合;「蓮霧霜淇淋」結合果實凍、乳香質地與果乾層次;「海鹽西瓜冰角」則以天然海鹽平衡甜味,搭配氣泡水創造清新低糖的飲品美學。

林淑玲總幹事表示,佳冬農民世代與土地共生,這次與高餐大的合作讓傳統水果轉化為文化冰品。她說:「氣候變遷讓蓮霧與西瓜種植面臨挑戰,農民的努力需要新技術與設計支撐。『透紅佳人』品牌讓農業結合教育與創意,成為地方創生的新力量。」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代理校長陳國泰指出,學校長期以大學社會責任(USR)為核心,推動「從產地到餐桌、從餐桌到永續」的實踐。「透紅佳人」冰品系列是學術研究落實地方產業的具體成果,展現高餐大以食物設計為核心的研究能量與社會貢獻。他強調:「潔淨飲食是一種新的文化態度與教育延伸,高餐大將持續協助地方農會開發具市場潛力與永續價值的農產新形態,守護台灣土地的風味與未來。」

▲農金署周妙芳副署長、農會總幹事群、佳冬鄉農會團隊、高餐大研發團隊暨產官學貴賓合影。(圖/高餐大提供)

此次合作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SDG2「零飢餓」、SDG3「健康與福祉」、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及SDG15「陸域生態」。未來,高餐大與佳冬鄉農會將持續深化地方創生與潔淨飲食教育合作,推動更多以「地方食材 × 創新設計 × 永續理念」為核心的研究與商品開發,讓台灣風土的味道在教育、文化與產業之間持續發酵。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