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為頭前溪畔跑者點燈 鄭朝方在興隆路設置專利竹北燈 第一期工程完工放亮


▲興隆路路燈汰換工程第一期正式完工。(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竹北市公所繼中華路頭前溪段至鳳山溪段106支路燈完成汰換後,今(29)日宣布「興隆路路燈汰換工程」第一期正式完工,工程範圍以興隆路一至三段為主,全面導入專利「竹北燈」,共完成87支燈具安裝作業,為市民打造更安全、更有質感的夜間環境,而竹北燈也受到鄰近縣市政府層級多方詢問是否沿用,導因為專利設計
,燈光表現為城市意象特色,而無以沿用。

鄭朝方市長表示,興隆路一至三段沿線人行道是市民休閒運動、慢跑的重要場域,尤其傍晚時段人潮眾多,過去因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隱憂,民眾陳情不斷。

鄭朝方指出,事實上,興隆路並非竹北市公所管轄,但本著服務市民的精神,特別編纂經費推動第一期汰換作業,第二期也即將上網招標,後續將持續推動其他主要道路的路燈汰換工程,讓竹北燈放亮這座城市,也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城市的溫度與節奏。

為了加強市民對「照明」的認識,今年7月,竹北市公所舉辦「竹北大師講堂」,鄭朝方市長特別邀請光環境大師賴雨農分享光如何影響居家與城市空間。賴雨農曾為高雄總圖照明設計操刀,該建築近期成為「粉紅高雄」的六大地標之一,引發社會對城市光美學的廣泛討論,他在講堂中提到,光的設計不只是技術,更是情感的延伸,並對竹北市非六都、僅為三級政府,卻能推動具前瞻性的城市光源規劃,表示高度肯定。


▲光的設計不只是技術,更是情感的延伸。 (圖/記者蔣彤雲攝)

鄭朝方強調,「照明」本身就是美學治市的一環,竹北市公所將持續以「竹北燈」為城市光源規劃的核心,穩健推動照明改善工程,讓每一條街道都能在安全與美感之間取得平衡,即便資源有限,只要有遠見、有行動,竹北也能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打造出媲美六都的城市質感與生活光景。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