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宋佳景/綜合報導】
歷經多日的壩體降挖與引流作業,花蓮立霧溪上游堰塞湖壩體29日近午溢流崩解。上午11時30分左右,巨大水流夾帶土砂與石塊傾瀉而下,壩體在轟鳴聲中逐步剝落,河水沿立霧溪河道奔騰而下。洪峰歷時約15分鐘,錦文橋水位最高上升約2公尺,所幸下游地區未傳出災情,堰塞湖水位也已恢復至原河道位置,困擾多日的隱憂終於解除。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隨著壩體變化加劇,上午即火速撤離現場人員,並即時通報下游各單位啟動警戒,疏散低窪地區居民、確保河道淨空。分署指出,此次能順利化解危機,歸功於晶富營造現場負責人黃國寶率領團隊不畏艱難、全力投入降挖與引流作業,以及秀林鄉公所、新城警察局、交通部公路局與居民的通力合作,展現高度防災效率。

花蓮分署進一步表示,自10月17日接獲通報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形成堰塞湖以來,各單位即展開監測、空拍、便道開設、坡面刷除及壩體降挖等工作,同步研判潰壩時機並執行疏散措施。歷經多日日夜不休的搶災行動,最終在大自然力量的助力下,順利讓河道恢復暢通。
被堵住十多天的立霧溪終於安然回歸,大家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放下。現場人員難掩欣慰之情,並感謝所有參與搶災與守護的夥伴,共同完成這場與時間賽跑的任務。
這篇文章 燕子口堰塞湖潰決 立霧溪恢復原流、下游平安無災情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