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鳳山區擁有超過7萬客家人口,是全市客家族群最多的行政區,但受限於《客家基本法》僅以「人口比例逾三分之一」作為認定標準,使鳳山長期無法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錯失中央資源挹注。高市議員林智鴻今(29)日質詢指出,此規範已脫離都會人口遷移現況,呼籲中央儘速修法,讓客家文化在城市得以延續與發展。
多項補助機制排除鳳山,導致資源分配失衡。他指出,高市客委會統計,高雄市客家人口數排名依序為鳳山(7.2萬)、三民(6.08萬)、左營(3.64萬)、美濃(3.54萬)、鼓山(2.42萬)。其中鳳山客家人口為美濃兩倍,但因人口比例僅約20%、不及美濃9成,反而喪失重點發展資格。
林智鴻表示,客家族群遷徙與下一代就業趨勢使人口逐漸集中都會,「人口比例不是唯一評估文化需求的標準,鳳山客家鄉親不該被制度排除在外。」
他指出,包括「客家幣」至今仍無法在鳳山及擁有客家文物館的三民區使用;而多項中央競爭型補助,如地方創生、產業創新等計畫,也以重點發展區為優先或唯一定義,導致市區客家族群在政策上始終處於弱勢。他痛批:「客家在城市裡更需要資源扶持,否則就會在現代化的浪潮中被看不見。」
為此,林智鴻建議修法時納入「客家人口數為直轄市前五之行政區」條件,以高雄為例,可讓鳳山、三民、左營、鼓山等都會客庄與美濃、六龜、杉林、甲仙共同受惠,達到資源平衡。他並主張,應將「客家幣可在六都普遍使用」列為行政院會六都議題,由院會直接裁示推動,避免地方爭取受限。
此外,林智鴻也關注鳳山重要客家文化亮點「黃埔客站」工程進度,該站預計明年一月底完工,他要求高市客委會加速驗收與開幕規劃,力拚在春節前啟用,讓市民走春即能看見全新都會客家據點,以文化推動地方觀光,「讓客家成為鳳山最亮眼的城市文化名片。」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