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經發局以「演唱會及會展活動帶動周邊經濟」專案獲天下雜誌經濟成長組首獎,新聞稿指出今年《會展活動擴大補助計畫》預計辦理480場活動、商機上看百億。白喬茵議員今(10/31)於財經部門質詢踢爆,市府為了衝數字將活動也納入會展經濟統計,連奶茶節、鹽酥雞節都納入會展經濟的定義,質疑會展商機上看百億恐缺乏說服力。
白喬茵議員揭露經發局為了美化會展經濟數字,將奶茶節、鹹酥雞節、咖啡節等活動納入會展經濟統計,超譯會展產業(MICE)國際定義。今年度(114)會展相關經費成長五倍達5,600萬,但今年高雄會展在國際會議及展覽場次截至目前無顯著提升,反而是活動類場次增長。
白喬茵進一步質疑經發局編列大量會展辦理補助預算,卻將大型活動皆納入補助範圍,只要參與者超過60人住宿一晚或單日1,000人以上,不論會議、展覽或活動都能有機會補到200萬。這種不區分會議展覽或是活動的補助方式,讓會展經濟和活動的定義界線越發模糊,更有市府活動小金庫的模糊操作空間。這樣的政策方向嚴重違背會展經濟的核心,應以市府重點發展產業為主,強化會展帶來的商業合作、技術交流。
白喬茵強調,國際會展產業有明確定義,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列出會展產業應限縮於MICE四大項目(Meeting會議、Incentive獎勵旅遊、Convention大型會議、Exhibition展覽)。高雄的做法等同把觀光局、文化局、教育局的業績當作自己的成果。以台北市為例,其補助明確要求符合國際會展標準,補助更僅限外籍人士,才能真正帶動國際商務往來與城市形象提升。
白喬茵建議,經發局應回歸會展產業重點,補助應用於大型展覽與國際會議,取消充數的活動類別並重新定義會展經濟效益評估指標,著重於對高雄策略性產業(AI、半導體、數位轉型)帶來的淨附加價值,來增加促成的技術合作案件數和外資投資意願。
對此經發局回應,會展活動將活動納入是希望能從單一面向擴展到各種不同產業,議員指出應著重策略性展業的部分會繼續努力,並針對重點產業別繼續進行招商。白喬茵進一步追問有沒有將奶茶節、宗親會等活動納入評比項目,對此經發局回應,獲獎主要是透過演唱會經濟,但確實有將活動也納入進行評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