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臺中1788學子獲慈濟新芽獎學金 獲獎學子考取50多張證照


▲臺中慈濟1日在臺中靜思堂、豐原靜思堂、清水靜思堂等地分別舉辦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期盼獲獎學子未來也能懂得去為社會付出。(圖╱員臺中慈濟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台中報導】

臺中慈濟1日在臺中靜思堂、豐原靜思堂、清水靜思堂、民權聯絡處、大里聯絡處分別舉辦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2025年臺中市共有1788位學子獲獎,其中在臺中靜思堂除了舉行兩場頒獎典禮,也安排大學校系博覽會,由大學生介紹自己的科系特色,讓高中學子規劃大學目標時,提早準備規劃。


▲今年共有1788位學子獲獎,。(圖╱員臺中慈濟提供)

獲獎學子吳同學就讀大四,上臺用自己的故事鼓勵獲獎的學弟學妹。吳同學就讀國中時,家庭遇到困難、媽媽身體又不好,他在學業上沒辦法花太多心思,當時的老師很為他擔心。由於吳同學乖巧懂事,為媽媽分擔家務,慈濟志工來家裡關懷,及時給予幫忙和鼓勵,也幫他申請新芽獎學金孝悌獎。


▲新芽獎學金從2007年至今,已有超過萬名學子獲得鼓勵,取名為「新芽」的用意,就是希望每一­位受照顧的學生,都能像一顆種子一樣,長成茁壯的大樹,未來成為一位為社會奉獻大愛與­關懷的人才。(圖╱員臺中慈濟提供)

吳同學獲獎後受到鼓勵,開始思考未來的生涯規劃。當家庭經濟因慈濟的協助獲得改善後,他更專心課業。一開始,他高一的願望是考取七張證照,但由於成績未達標而落空,但他不氣餒、更加努力用功,慢慢地從一張、兩張、三張漸漸累積到七張證照,至大學四年級,吳同學已累積了五十幾張證照,並多次與同學參賽獲獎。

吳同學以過來人經驗分享,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要盡力去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他對學弟學妹說:「倘若遇到困難就不要害怕,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突破困難,一定會有收穫。」吳同學鼓勵大家,不只要感恩師長、父母、更要感恩自己能堅持到現在、努力到現在。他說:「我在慈濟看到一條線,從證嚴上人連接到各位身邊的師姑師伯,連接到慈濟的眾人,再連接到在場的各位,那條線叫做『大愛』。大愛把我們牽到一起,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時,要有信心,才能用自己的能力去破解。」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宗義鼓勵同學:「不管今天得獎的項目是哪一項,大家要記得,慈濟的師姑師伯跟你們非親非故,純粹是基於一分愛護和照顧大家的心,就像一顆種籽種入土中,也要給予滋養水分,讓它茁壯成大樹。」他希望大家在接受這分愛的同時,未來也能懂得去為社會付出,像吳同學一樣,去接受心中懷有的理想跟希望去努力達成。

11月1日有來自中小學14位校長蒞臨參加,其中四育國中校長魏志華表示,學校450個學生就有100個是身心障礙、100個是中低收,感謝慈濟志工長期到學校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忙,讓孩子獲得正能量。「雖然家庭弱勢,但因有師兄師姊的照顧,孩子們都有正向想法。」魏校長認為,無論有多少位學生受獎,對學校都是很大的幫忙。他相信這些受鼓勵的孩子,未來對社會一定有回饋、有很大的貢獻。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