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台大女學霸「戒1食物」狂瘦7公斤!醫師曝早餐換這些就能瘦

許多人在減重路上屢戰屢敗,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分享一個成功案例,提醒民眾減重失敗的關鍵可能在於飲食不均衡,而非運動量不足。

蔡明劼醫師分享,有位台大畢業的女學霸,畢業後投入金融業工作。長期的外食習慣加上高壓的工作環境,讓她的體重持續攀升。即便維持慢跑運動習慣,仍無法阻止體重增加的趨勢。這位女子一度認為自己可能就要這樣胖一輩子了。

轉機出現在她改變飲食觀念之後。這位女子做出的最大改變,就是調整早餐內容。她不再吃麵包,改為攝取豆腐、豆包、優格、地瓜、無糖穀片,並搭配大番茄作為配菜。這樣的飲食組合不僅營養均衡,還能提供充足的飽足感,完全不會感到飢餓。

實施新的飲食方式後,這位女子在不必忍受飢餓的情況下,成功減掉7公斤。更令人振奮的是,她還帶著母親一起嘗試這個方法,結果母女倆都成功瘦身,整體健康狀況也獲得改善。

蔡明劼醫師強調,想要減重成功,首要條件是均衡飲食。而均衡飲食的第一步,就是確保攝取足夠的蔬菜量。在三餐當中,早餐是最不容易吃到足夠蔬菜的一餐,因此特別需要注意。

對於如何在早餐增加蔬菜攝取,蔡明劼醫師提供實用建議。他個人的做法是在大賣場購買一大包冷凍玉米筍,每次燙一小鍋後放入冰箱保存,早上取出幾根配著吃,操作簡單不麻煩。其他便利的選擇還包括洗淨即可食用的小黃瓜,或是只需簡單切片的牛番茄。

蔡明劼醫師指出,許多人認為改變生活習慣很困難,彷彿需要大破大立,推翻所有既有習慣。但實際上,想要長期維持健康,往往來自於生活中的小小微調。他建議民眾可以從現在開始,把早餐的麵包換成豆腐或優格,在餐盤裡加入一份大番茄或玉米筍。

健康的維持不是靠意志力硬撐,而是讓生活默默長出新的慣性。透過每天一點點的改變,累積一年就能看到顯著的成果。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不僅容易執行,也更容易長期維持。

這個案例顯示,減重不一定需要極端的節食或高強度運動。透過調整飲食內容,選擇營養密度高、飽足感強的食物,就能在不挨餓的情況下達到減重目標。重點在於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並將健康的飲食習慣融入日常生活中。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