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成為控糖達人有妙招!營養師教你輕鬆看懂 CGM 報告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血糖管理,而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逐漸成為追蹤血糖波動的重要工具。

CGM 配戴在手臂上,可連續監測 10 至 15 天的血糖變化。相較於傳統血糖機僅能測單一數值,CGM 報告中涵蓋更多專業指標與曲線,初次接觸的使用者常常會覺得數據繁雜、難以理解。

其實,只要能正確解讀這些數據,便能更精準地掌控血糖,進一步改善健康狀況。營養師許瓊月就曾遇到一位 50 多歲的糖友,這位患者第一次配戴 CGM 時,看著滿滿的數據卻摸不著頭緒,不知道該如何調整,甚至覺得「花了錢卻沒得到實際幫助」,後來在營養師的引導下,他才學會如何透過 CGM 報告找到飲食與血糖的關鍵關聯。經過逐步調整,他不僅理解了數字背後的意義,也慢慢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型態。 許瓊月營養師強調,CGM 報告其實是血糖管理的重要地圖。只要掌握判讀原則,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改善健康的方法。

《輕鬆看懂 CGM 數據》

HbA1c(糖化血色素)能反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值,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血糖管理指標。然而,它的限制在於無法呈現血糖的實際波動。例如,兩位 HbA1c 相同的患者,一位血糖穩定,另一位則有明顯的高低起伏,而這些劇烈波動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顯示僅依賴 HbA1c 並不足以全面掌握血糖控制。隨著 CGM 的出現,透過 TIR 指標搭配 HbA1c 觀察,能讓血糖管理更加完整與精準。

TIR(Time in Range,達標時間百分比)是 CGM 最核心,也是血糖管理的最新指標。它指的是血糖一天內落在 70 至 180 mg/dL 目標範圍內的時間占比,能清楚反映血糖波動的穩定性。臨床實證顯示,TIR 每增加 10%,HbA1c 大約可降低 0.8%(註一)。醫師一般建議血糖應至少有七成時間維持在目標範圍,在 CGM 報告中,綠色區域代表血糖落在理想範圍內,紅色區域則代表超出範圍,目標是保持更多綠色、減少紅色,掌握「多綠少紅」的原則。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指標是 GMI(Glucose Management Indicator,糖化血色素預估值)。它是由 CGM 的平均血糖值推算而來,用於快速評估整體血糖控制狀況。GV(Glucose Variability,血糖變異度)則衡量血糖波動幅度,若血糖變異度過高,意味著血糖大起大落,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相對地,低變異度顯示血糖穩定,有助於降低疾病風險,促進整體健康。

此外,AGP(Ambulatory Glucose Profile,二十四小時動態糖譜)也是解讀 CGM 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將配戴期間的所有數據整合成一張圖表,以24小時來看血糖中位數、變化幅度以及建議的血糖目標範圍。透過 AGP 圖,患者和醫療團隊能一眼看出一天之中哪些時段容易發生高低血糖異常,進而做出個人化飲食或藥物的調整。

《CGM 報告與健康生活新型態》

許瓊月營養師表示,以前營養師必須反覆叮嚀病患飲食注意事項,還得靠病患自行回報是否有規律量血糖。現在只要一顆 CGM,便能清楚知道病患的飲食選擇與運動狀況,調整建議不再只是推測,而是有數據佐證。同時,患者自己也能即時看到改變後的血糖反應,得到正向回饋。 她指出,善用 CGM 報告,可以幫助病患從多個面向打造健康生活。飲食方面,CGM 能清楚顯示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協助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避免血糖劇烈波動。運動方面,CGM 可呈現運動對血糖的影響,持續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讓血糖更穩定。情緒管理上,壓力往往會導致血糖異常波動,透過 CGM 可以找出壓力相關的血糖變化,進而學習減壓技巧,保持身心穩定。

《改變看得到》

善用 CGM 觀察自己的血糖變化,讓每一個數據背後的健康信號變得清晰可見。當你讀懂 CGM 報告中的每一項數據,便能深入了解自己的行為與血糖波動的關聯,並根據這些資訊做出更加精確的飲食、運動和生活方式調整。透過持續觀察和調整,健康的改變不再是抽象的理想,而是具體可見、實際可達成的目標。

註一: Vigersky, R. & McMahon, C. (2019). The Relationship of Hemoglobin A1C to Time-in-Range Metrics Derived From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這篇文章 成為控糖達人有妙招!營養師教你輕鬆看懂 CGM 報告 最早出現於 火報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