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屯療養院營養師表示,立冬進補要依據個人健康狀況調整。(圖/記者何秀菁攝)
【今傳媒/記者何秀菁報導】立冬將至,象徵著冬季的開始,許多民眾習慣進行「補冬」來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常見補品有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十全大補湯等。不過營養師提醒,在營養豐富的現代,再進補高油脂、高熱量補品,怕的是補出肥胖,遠離健康。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營養師柯秋凉表示,進補還是要依據個人健康狀況調整,才能達到「補對不補過」的效果,有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者等,要注意鹽分、膽固醇、飽和油脂,也要注意補品中勿加入大量酒精,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柯秋凉營養師提醒掌握「三大原則」並避開「三大禁忌」。
「三大原則」
1.冬令補品、聰明搭配,當正餐食用,選用低油脂肉品或魚類並搭配青菜,烹調時清除上面浮油再加佐料或藥材燉煮,減輕腸胃負擔。
2.營養均衡,補對不補過,進補不等於大魚大肉,控制每次進食量,若烹煮或購買了較多的補品,宜分次吃或多人分食,以維持體重控制。
3.依個人生理狀況調整補法,民眾若擔心怕胖、或擔憂慢性病的影響,卻又想吃又不敢吃冬令補品,可以請教醫師或營養師,就可以多一份安心「補嘴空」。
「三大禁忌」
1.忌過度油膩,如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等高脂料理易導致腸胃不適、血脂上升與體重增加,建議配合聰明搭配食用。
2.忌忽視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患者應選擇合宜進補方式,避免加重病情,建議專業諮詢,以安心「補嘴空」。
3.忌麻油、酒精過量,麻油與酒,則應視身體情況酌予減量,才能補對不補過。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丁碩彥表示,隨著氣候與生活型態改變,民眾在季節性飲食調養時,應重視個人化營養管理。他強調,「進補不只是習俗,更是健康促進的重要環節。透過營養師指導,根據個人狀況調整飲食,才能發揮保健效果」。院方也鼓勵民眾善用營養諮詢,提升健康素養,迎接暖心暖身的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