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8日(六)首展開幕,邀請台灣重要藝術家徐永旭 以「潤潤 lūn-lūn」為題對話歷史與當代。(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弎畫廊喬遷進駐百年歷史建築「偕行社」;以藝術開啟城市新篇章!承載城市記憶超過一世紀的台南「偕行社」,迎來嶄新的文化篇章。弎畫廊宣布,將於 2025年11月8日正式喬遷至這座擁有 110 年歷史的建築-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為歷史空間注入當代藝術的新生命。

▲承載城市記憶超過一世紀的台南「偕行社」,迎來嶄新的文化篇章。(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弎畫廊創辦人蘇三表示:「非常感謝文化部與南市府長期投入的努力,讓這座見證台南城市變遷的建築得以保存。如今,弎畫廊能進駐其中,希望在歷史的厚度之上,開展屬於當代藝術的未來。」

▲弎畫廊創辦人蘇三(中)。
首展《潤潤 lūn-lūn》:以雙手與信念淬鍊出的力量!喬遷首展將由台灣重要雕塑家 徐永旭 擔綱,他以陶土為媒材,創作出兼具靜謐與力量的作品。展覽主題《潤潤 lūn-lūn》象徵「滋養與延續」,寓意藝術在時間與土地之間的流動與呼吸。
▲首展《潤潤 lūn-lūn》:以雙手與信念淬鍊出的力量!由雕塑家徐永旭擔綱。(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43歲那年,徐永旭毅然決定全職創作,將生命完全交付給藝術。自此,他以信仰般的堅定投入創作,不倚賴任何機械輔助,僅憑雙手推疊、塑形極大極薄的陶作品,讓作品在時間的淬鍊中孕育出厚度與靜光。

▲徐永旭僅憑雙手推疊、塑形極大極薄的陶作品。
徐永旭曾完成三十場全程馬拉松,以運動家的精神支撐藝術家的長途跋涉。對他而言,「跑步」與「創作」並無分別;都是對極限的挑戰、對信念的鍛鍊。

▲徐永旭分享創作理念。
在市場面前,他始終從容;在創作面前,他必然嚴謹。作品之外,他是帶著幽默與智慧的朋友,談笑之間流露出的溫度,正如他作品中那份由內而外的誠實與柔韌。

▲徐永旭作品。(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徐永旭的創作始終穩定、堅定。每一件作品都是生命的刻痕,也是他對信念與時間的回應。」蘇三表示,「當我們凝視他的作品,彷彿隨他一同行走在無止境的追尋裡,見證一種超越自我、持續探索的壯闊風景。」

▲展場。(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歷史與當代的相遇:在偕行社開啟新篇!位於台南火車站旁、面對台南公園的偕行社,自1915年建成以來,一直是台南文化地景的重要象徵。如今,弎畫廊將在這座老建築中開展當代藝術的新篇章。

▲徐永旭作品。(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蘇三指出:「弎畫廊將以偕行社的歷史深度為根,持續關注在地文化,並以國際視野與世界對話。我們期許自己成為城市與藝術之間的橋樑,推廣台南的文化底蘊,讓藝術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弎畫廊創辦人蘇三。
藝術融入生活,讓城市持續發光!弎畫廊自2021年成立以來,致力推動當代藝術的推廣與國際交流,並積極參與亞洲主要藝術博覽會。喬遷至偕行社後,畫廊將進一步結合歷史建築、城市美學與當代藝術,推動更多跨界合作與教育活動,讓藝術不再遙遠,而能融入日常。

▲徐永旭作品。(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蘇三表示:「我們相信藝術有改變生活的力量。透過歷史建築的再生,讓過去與未來彼此相遇;也讓更多人能在日常中親近當代藝術。當藝術真正走進生活,它不僅豐富城市的文化氣韻,更能形成產業與創意共生的循環,讓整個藝術生態更加蓬勃。」

▲徐永旭作品。(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弎畫廊的喬遷,不僅象徵空間的轉換,更是一場文化的延續。從忠義路的老屋,到即將開幕的偕行社新館,弎畫廊始終以誠懇與熱情深耕台南,以藝術為橋,讓歷史與未來同行。
在這座承載百年記憶的建築裡,一場屬於城市與藝術的對話,正在開展。

開幕:2025年11月8日(六)
地點: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21號(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
首展:《潤潤 lūn-lūn》/藝術家 徐永旭
主辦:弎畫廊 SAN GALL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