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CNBC》報導,日本軟銀集團近日在財報中證實,已於10月出售所持全部輝達(Nvidia)3,210萬股,套現約58.3億美元(約新台幣1,900億元),結束這段近年最受矚目的投資關係;然而,這次出清並非因市場估值過高疑慮,而是軟銀準備為籌措對OpenAI高達225億美元的投資資金,由此可見創辦人孫正義,正將重心由「晶片帝國」轉向「AI大腦」的戰略布局。
消息公布後,外界一度猜測軟銀可能對輝達股價高位感到不安,畢竟,這家公司曾以185億美元豪賭WeWork,最終估值僅剩29億美元的慘痛教訓仍歷歷在目;不過,熟悉內情人士向《CNBC》透露,軟銀出售輝達股份與估值無關,而是策略性資金轉移。軟銀同時也出售部分T-Mobile持股,以整合資金投入人工智慧產業鏈。
市場關注的另一焦點,是因電影《大賣空》而聞名的投資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再度發出警訊,麥可貝瑞近期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多家AI公司「低估晶片折舊費用,導致獲利被高估」,並稱這是「現代常見的財報誤導之一」。貝瑞預告將於11月25日公布更多細節;雖然外媒未能獨立驗證相關指控,但市場情緒一度受到波動。
與此同時,輝達股價仍處高檔盤整,AI晶片需求持續推升競爭者信心。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預期未來三至五年營收將年增35%,主要受AI晶片「無止盡需求」推動,並預估毛利率將介於55%至58%,優於分析師預期,這也凸顯AI硬體市場仍具強勁成長動能。
宏觀市場方面,美股週二收盤表現分化,道瓊工業指數創新高、標普500同步上揚,但那斯達克指數因科技股回檔而微幅下跌。歐洲Stoxx 600指數大漲1.28%,英國FTSE 100再創歷史新高。市場投資焦點正在由高估科技股轉向價值與製造業板塊。
在貿易政策面,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一美國駐印度大使宣誓典禮上表示,計畫「降低部分國家關稅」,並透露正與瑞士洽談關稅協定。外界解讀,這可能是川普為穩定全球供應鏈、配合AI與製造業擴張所釋出的善意信號。
整體而言,軟銀這次撤出輝達、轉進OpenAI的大動作,象徵其從「硬體建設」邁向「智能平台」的戰略轉向。孫正義先前曾多次公開表示,AI將是人類歷史的「第二次啟蒙運動」,而軟銀的願景不在收割輝達的股價漲幅,而是發願成為AI產業最核心的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