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豐富學子們的暑假時光,桃園市教育局持續鼓勵學校推動一系列暑期營隊活動,透過各項教育活動與體驗課程,讓孩子們快樂充實每一天。在暑氣襲人、陣陣蟬鳴的夏日,桃園市大溪區瑞祥國小秉持著「假期也要充實學習」的理念,每年暑假均精心規劃「瑞祥藝術周」,希望透過豐富多元的藝術體驗,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也讓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充滿色彩與溫度。今(114)年藝術周以花為發想,以「美」為主軸,從「美食、美學、美育」三面向切入,設計了四天的精彩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玩得開心,也從中學習欣賞、創作與表達,展現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


瑞祥國小提及,藝術周由「瑞祥美食‧花現和菓子」打頭陣,學生們換上圍裙、戴起手套,參與日式和菓子的製作活動。雅玲老師介紹了和菓子的文化背景與造型特色,並示範如何捏製花形、調色、填餡,每一個步驟都講究細膩與美感。學生們小心翼翼地揉捏著糰子,透過雙手將平凡的食材變成如花朵般精緻的藝術品,不只香甜好吃,每一顆和菓子都承載著他們對「美」的初步理解,也讓孩子們學會了用心對待每一份作品。
第二天和第三天則由藝術老師帶領孩子們進入視覺美學的饗宴。活動主題是「瑞祥美學·花蠟一夏」,結合蠟筆推畫與手繪卡片,讓學生們從不同面向體會色彩與構圖的趣味。文雄老師的課程中,孩子們使用蠟筆與刮畫技法,創作出兩種主題風格:「枝頭鳥語花香」描繪出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山巒水色田野」則展現山林與田野的廣闊之美。老師細心引導學生搭配顏色、安排畫面重心,讓每幅作品都呈現不同的氛圍與意境。
佐安老師的課程中,孩子們則挑戰更細膩的創作—百合花卡片。他們先從描繪莖葉開始,學習觀察植物的結構與色彩分佈,再於卡片空白處點綴雨滴,最後才精細地完成花瓣部分。老師不只教畫技,更引導學生去感受自然中「花與雨」的關係。有趣的是,這堂課還加入了立體手工的元素,每位學生都能讓自己的百合花「立起來」,隨著涼風輕輕搖曳,彷彿注入了生命,讓原本靜態的作品增添了動感與情感。
最後一天,由融合創作與工藝的「瑞祥美育‧花織道」壓軸;擁有豐富編織經驗的豐美老師帶領學生體驗編織藝術。孩子們運用各色打包帶、毛線,搭配刻有「出入平安」字樣的中國結葫蘆吊飾,共同製作出畚箕形的立體掛飾。這個作品不僅外型精緻美觀,更寓意吉祥與祝福。過程中,學生們從選材、配色到編織,每一步都凝聚了心力與巧思,從中學會欣賞傳統工藝與文化美感的結合。
瑞祥國小表示,整個藝術周下來,孩子們從「食」中學習細膩與儀式感,從「畫」中學會觀察與表達,從「織」中感受手作的紮實與美好。瑞祥國小的藝術周,不只讓孩子在假期中多了一份快樂,更是一場培養美感與創造力的深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