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雙和醫院急診室一張「請勿催促」的告示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引發社會各界對醫療人力不足問題的關注。據了解,當天急診室白班交接時已有近10名病患等待,短時間內更累積到13人。一般而言,急診室通常由一名醫師搭配一名護理師,但護理師若需外出執行其他任務,醫師往往需獨自應對30分鐘以上。
急診醫師表示,急診負荷遠比外界想像嚴峻。曾發生護理人力崩潰的情況,一名護理師需同時照顧近30名病患。急診室沒有固定的「護病比」,醫護人員如同醫院中的海軍陸戰隊,必須隨時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即使主治醫師也經常需要親自打針、換藥,但薪資並未因此提高。
爭議延燒後,院方澄清未對張貼公告者追責。院長表示,未來院內公告將改用電子白板與正式落款發布,以避免誤導民眾。同時,院方呼籲社會共同維護真正需要急診照護的病患權益,並感謝急診醫護的辛勤付出。
醫師回顧疫情高峰時期,大批民眾湧入急診篩檢看診,醫護人員穿著全套隔離裝備連續工作,甚至為了不中斷流程而不敢喝水。最忙碌的一天,急診團隊24小時內處理超過1600名患者。他直言,目前醫療崩壞的核心問題在於「缺護理師」,這已成為全球性的人力荒現象。
除了人力吃緊,急診日常還面臨「催促風景」:當排程已滿時,醫師會被不斷詢問進度,若無額外人力支援,只能獨自硬撐。醫護人員基於專業倫理,只能選擇一位位把病患處理完,但這種情況長期下來極易造成醫護人員身心俱疲。
針對「禁止公告」的爭議,醫師強調院方「也很無辜」,因為內部原本就有公告制度化的規劃,只是剛好遇到急診事件被放大。張貼公告的初衷是希望民眾在等待時能多一點耐心,不要反覆催促,以免拖慢照護流程,增加人力流失與現場摩擦。
最後,醫護人員呼籲大眾信任急診檢傷五級系統,依序就醫、耐心等待。醫護會確保真正需要急救的病患優先處理。對於外界擔心的「醫護被噤聲」問題,醫師表示:「怎麼樣也禁不了我的嘴」,並希望透過電子公告機制,讓院內訊息一次說清楚,減少誤解,使急診醫護能專心救治每一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