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語言是孩子與世界連結的橋梁。面對國內語言治療師人力長期不足、偏鄉資源取得不均的困境,金屬中心運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成果,結合AI語言模型與臨床語料,開發出「語言互動治療軟體」。今(8/28)攜手博正兒童發展中心、社團法人高雄市語言治療師公會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於博正兒童發展中心舉辦「語出希望・愛不遲語」捐贈儀式,盼以數位工具翻轉語言治療模式,成為孩子語言學習路上的長期助力。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該軟體結合生成式AI與臨床語料訓練,打造出一位能即時理解兒童語句並進行多層次語言引導的「虛擬語言治療師」,於互動遊戲中模擬治療師角色,不僅有效補足專業人力缺口,更讓語言治療得以從診間延伸至家庭與學校情境。軟體亦內建語言能力評估量表,能協助治療師可視化掌握個案表現,並即時調整介入策略。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個案在語意、語用與語法能力上於短期內皆有顯著進步,展現良好治療成效。
社團法人高雄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黃佳真指出,在台灣,發展遲緩通報個案已逼近40,000人,呈現國內療育需求龐大且持續攀升。若能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及早介入並穩定訓練,將大幅改善其學習表現與社交能力。此次金屬中心開發的語言互動治療軟體,結合專業語言治療師設計意見,內容貼近實務,操作地點也更具彈性,讓第一線治療師與家長能更穩定地陪伴孩子持續進行語言訓練。
博正兒童發展中心董事長楊明仁強調,此次捐贈讓院內孩童搶先體驗AI語言治療軟體,展現此類工具在早期療育現場的高度應用潛力。該系統操作直覺、回饋即時,並透過遊戲化關卡與角色互動設計,引導孩童在輕鬆情境中練習語言,明顯提升學習意願。語言是兒童發展的關鍵基礎,未來若能有更多社會資源投入語言治療支持,將能幫助更多孩子在黃金期獲得適切幫助,勇敢開口,自信表達。
未來金屬中心持續深化語言互動治療系統的開發與驗證,並將應用擴展至更多臨床與教學現場,讓孩子不因地區、資源或其他限制,而錯失語言發展的機會。同時,也將透過技術移轉方式,協助合作業者推動產品上架,加速語言治療工具的普及與落地。透過科技與專業的結合,建立一套真正陪伴孩子長期成長的語言治療系統,讓「勇敢開口」不再只是目標,而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