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熬夜透支健康!醫生警告:慢性發炎恐引發大病

近日,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了一項令人警醒的研究發現。根據2025年發表於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最新統合分析,連續三晚以上每晚僅睡4小時多,會導致血液中的發炎指標IL-6與CRP明顯上升。這意味著短期失眠或許無大礙,但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引發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

劉醫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一種情況:患者沒有感冒或發燒等明顯症狀,但血液檢查卻顯示發炎指標CRP(C-反應蛋白)升高。經過仔細詢問後,發現這些患者普遍存在長期睡眠不足的問題。

慢性發炎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劉醫師指出,這種”隱性發炎”如同體內的火苗,若不及時控制,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

心血管疾病: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
代謝疾病:加劇胰島素阻抗,提高糖尿病發病率。
免疫力下降:使人更容易感冒,傷口癒合變慢。
大腦健康受損:慢性發炎與失智症風險相關。
癌症風險提升:長期發炎環境可能影響細胞修復和基因穩定性。

劉醫師強調,”熬夜不是賺到時間,而是偷偷透支健康”。睡眠不足可能是未來大病的開端。為了改善睡眠質量,讓身體回到”抗發炎模式”,他推薦了以下六項方法:

固定睡眠節奏:每天固定時間上床和起床,穩定生理時鐘。
遠離藍光:睡前減少使用電子設備,改為閱讀紙質書籍或聽輕音樂。
調整飲食:晚上避免攝入咖啡因、酒精,少吃油膩或辛辣食物。
建立放鬆儀式:如洗熱水澡、進行深呼吸練習或輕度伸展,幫助大腦進入休息模式。
補充營養:適量攝入鎂、茶胺酸、色胺酸等有助於放鬆和入睡的天然營養素。
優化睡眠環境:保持臥室安靜、黑暗、涼爽,強化大腦對”床”與”睡眠”的關聯。

專家呼籲大眾重視睡眠質量,將其視為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通過調整生活習慣,不僅能改善睡眠,還能降低慢性發炎帶來的健康風險。良好的睡眠不僅關乎精神狀態,更是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關鍵。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珍惜每一晚的睡眠時間,為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 Posts

1 of 3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