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最新研究推翻迷思!顯影劑腎臟風險低 癌症檢查更安心

1757465188637
顯影劑比想像中安全許多,醫師會依病人腎功能、整體病況及檢查需求,安排最合適的檢查方式…。圖:桃園醫院提供

過去醫學界與社會普遍擔心「腎功能不好不能使用電腦斷層顯影劑」,導致不少癌症病人因顧慮腎臟負擔而未能接受完整影像檢查。然而,隨著研究累積與國際治療指引更新,這項迷思正被逐步推翻。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NEJM Journal Watch》於2025年6月發表文章指出,只要腎功能並非嚴重受損,顯影劑不會明顯增加腎臟風險;即便腎功能偏弱,臨床醫師也能透過個別評估與輸液補充等方式,降低潛在風險。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第一時間與國際接軌,將此新知納入臨床。影像醫學科主任楊菁華表示,顯影劑比想像中安全許多,醫師會依病人腎功能、整體病況及檢查需求,安排最合適的檢查方式,讓病人兼顧安全與成效。

楊菁華進一步強調,醫學知識持續進展,與國際同步不僅能守護病人安全,更是提升醫療品質的重要關鍵。桃園醫院長期致力於引進國際級醫療標準與技術,讓病人在台灣即可享有世界級醫療服務,減少不必要的恐懼與疑慮。

她也呼籲,若病人對顯影劑仍有擔心,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根據個人狀況找到最安全、最合適的檢查與治療方式。正確認識顯影劑的風險與效益,才能避免延誤病情,讓癌症治療更有效率。

放射腫瘤科醫師高永碩指出,癌症治療強調「精準醫療」,有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是制定治療計畫的核心依據。透過顯影劑,腫瘤及周邊組織顯示得更清楚,有助醫師精準判讀並提升放射治療準確度。他說,目前臨床流程已依循最新國際指引調整,確保病人能在安全無虞下獲得最佳治療。

Related Posts

1 of 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