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違約潮!前消保官提解方:預售屋「減價換約」救40萬戶交屋危機 M傳媒
隨著新青安政策推動房市價量齊揚,加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銀行限貸措施,未來三年全國預計將有40萬戶面臨交屋挑戰。前知名消保官、現任消基會委員靳邦忠近日公開呼籲,政府應正視可能爆發的預售屋履約危機,增設「非投機性減價讓渡」除外條款,讓賣方能以有條件減價方式自行尋找買家,避免大量違約潮衝擊市場。
史上最大交屋潮遇上最嚴貸款緊縮
靳邦忠在全國地政機關精進業務座談會中指出,內政部國土署彙整的使照數據顯示,未來三年預計有「近40萬戶」史上最大交屋潮,同時卻碰上史上最嚴峻的貸款問題。央行2024年9月祭出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提高自住以外購屋者的貸款成數門檻,導致許多預售屋買主面臨貸款不足的困境。
現行法規限制下的困境
2023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規定預售屋禁止轉讓,即使在此期限前,許多建商也在契約中載明交屋前不得轉讓條款。這使得即將交屋的買受人陷入三難困境:被建商原價買回、繳交總價15%違約金,或是等待交屋時因貸不到款而違約被沒收訂金。
靳邦忠批評,當前市場出現不合理現象:建案以低首付、送裝潢等優惠維持表面高房價,但實際上市場看空氛圍濃厚。許多在高點進場的購屋族寧願損失5%~7%簽約金協議解約,也要脫手避險。
增設「非投機性減價讓渡」除外條款
靳邦忠建議,內政部應在現行《平均地權條例》的6大項特殊情況除外規定中,增列「非投機性的減價讓渡」條款。具體做法是讓「低於原買賣契約總價金一定比例以上者」可進行換約,建議由主管機關逕予訂定5%、8%、10%等門檻擇一公告。
他強調,這項建議並非幫投資客解套,而是回歸自由經濟市場與契約公平精神。透過行政公告即可實施,無需修法,是突破法規現況瓶頸最簡潔的立法技術。
M觀點 面對40萬戶交屋潮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主管機關應審慎應對,在防堵炒作的同時,也應為自住型消費者提供合理的退場機制。讓懷抱購屋夢的民眾,不再成為房市制度與法律系統性失衡下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