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美歐協議談不攏?川普要求歐盟對中印加徵關稅爆爭議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CNBC》報導,據傳美國總統川普在近期華府會議中,以中國與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要求歐盟對其加重課徵最高100%的關稅,消息曝光後,立即引起國際關注與質疑聲浪。

《金融時報》進一步指出,川普是在週二與歐盟官員會晤時提出此構想,並承諾若歐洲點頭,美方將同步「鏡像」加徵。此舉被視為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新手段,但由於美國同時正與印度進行貿易談判,敏感時機格外引發關注。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對此低調回應,強調不便透露會議細節,但強調歐盟已持續與中印等國展開接觸,並在最新第19輪制裁方案中,新增針對第三國迴避制裁的工具。歐方同時重申,美國是其對俄政策的重要夥伴。

然而,專家普遍認為,歐盟不太可能接受川普的方案。歐亞集團創辦人布瑞默直言,川普在力推印中貿易協議的同時,又要求歐洲對兩國祭出懲罰性關稅,邏輯自相矛盾;此舉更像是將壓力轉嫁給歐盟,為美國在制裁上的有限作為尋求政治掩護。

倫敦投顧公司Wind Shift Capital策略師布萊恩(Bill Blain)也指出,歐洲長期避免把關稅當作外交工具,傾向透過協商、而非以「貿易戰」解決爭端,更直言「歐洲應該對川普直接說不」。

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關係讓問題更顯複雜;雖然歐洲已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大幅削減對俄國能源依賴,但2024年雙邊貿易額仍高達675億歐元,其中燃料與礦產雙雙占進口大宗。數據顯示,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總進口仍占兩成左右,顯示歐洲對其完全切斷能源依賴仍有難度。

川普則把握機會推銷美國能源,強調歐盟已承諾從美進口液化天然氣、石油及核能產品,三年內合約金額上看7,500億美元。美國內政部長伯格姆(Doug Burgum)進一步表示,若能以美國液化天然氣取代俄羅斯供應,不僅有助歐洲能源安全,也能切斷俄國戰爭資金來源,實現「雙贏」。

報導分析,川普的高關稅構想在戰略上意圖透過中印施壓俄羅斯,但卻可能挑動歐盟與亞洲兩大經濟體的敏感神經,加上歐盟本身仍未完全擺脫俄國能源依存,短期內難以成行。專家認為,此構想可能是美國政府為自身對俄政策尋求籌碼與談判空間,能否真正落地,仍存在極大變數。

Related Posts

1 of 3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