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捷運綠線G12、G13和G14車站周邊土地開發方案串聯桃園藝文特區、蘆竹南崁市區和航空城生活圈。(圖╱都發局提供)
【亞太新聞網/地方中心/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9/11起進行桃園捷運綠線G12、G13和G14車站周邊土地開發公開展覽作業,方案串聯桃園藝文特區、蘆竹南崁市區和航空城生活圈,面積為347公頃,其中規劃41.5公頃的大型都會河濱公園綠地,也增設一條串聯航空城至桃園藝文特區達30米寬的聯絡道路。都發局已定在9/29(星期一) 於蘆竹區公所、10/2(星期四)在桃園區公所辦理公開展覽說明會,蒐集民意作為後續都市計畫審議規劃參考。
都發局局長江南志表示,G12、G13及G14整體開發計畫備受各方關注,彙整109、113年公展後民眾的意見,重新調整定位,以打造全桃園第一處以水岸環境而生的都會生活圈為目標。依循地景風貌,在G13和G14站間的南崁溪、茄苳溪交會處劃設41.5公頃的公園綠地,未來可作為都會河濱公園, 公園周邊則劃設產業專用區 , 可讓休閒遊憩產業進駐,預見以後民眾透過捷運,可輕鬆抵達享受河濱特色的綠地公園。
G12、G13及G14等3站位處大園區、桃園區和蘆竹區之間,江局長說:各區的人口持續成長,除了有捷運服務民眾的交通轉運外,更要思考全區交通路網與產業服務的調派,幾經跨局處討論後,新劃設一條航空城到桃園市中心的主要幹道,以利未來都會區產業進駐的運輸服務。此外,在G12站也思考如何保留埤塘景觀,結合農業產銷轉型,劃設約5公頃的農創市集用地,未來可作為全市農業服務升級結合休閒發展的一個基地。
江也提及G12到G14的公展內容是桃園首個納入完整永續住宅政策案,將「社會住宅」,以及「可負擔住宅」概念納入細部計畫,未來開發商須提撥一定比例的可負擔住宅,提供青年更多居住的選擇。三個捷運場站周邊也同時保留社會住宅的基地總計約17公頃,市府也會規劃導入社宅、社會福利設施等全民共享的公共建設。本案將是桃園以大眾運輸(TOD)導向開發為基礎,疊加都會生態概念的指標案件。
公開展覽作業期間,將蒐集民眾對本案意見,各公民或團體對計畫案如有任何意見,可以書面載明姓名或名稱、地址及建議事項,向桃園市政府、桃園區公所或蘆竹區公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