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國高中改10點上課萬人連署!教育部回應了

近日,一項建議將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提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引發廣泛討論。該提案於9月9日發起,主張延後上課時間可有效改善學生長期睡眠不足的問題,並提升學習效率。截至9月15日上午,已有超過1萬人連署支持,突破覆議門檻。

提案內容指出,目前國高中生普遍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不僅影響學習效率,還可能增加憂鬱、自傷風險。建議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縮短上課時間為10:00-16:00,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時間用於探索興趣、進行運動、社交或專心讀書。提案人認為,國高中生已具備自行通勤能力,上課時間不必再配合家長上下班作息。

對此提案,教育部回應表示,此案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後續將依照《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彙整資料,除了送交國發會,也會邀集專家學者研議,並在規定期限內作出具體回覆。

這項提案在社會上引發兩極討論。支持者認為,學生長期課業壓力過大,充足睡眠有助於提升專注力與學習效果,直呼「健康是無價的」、「該把沒有意義的課程刪掉」。但反對者則質疑「課程怎麼上的完」、「升學制度沒改,壓力只是從白天移到晚上」,還有人憂心放學後補習與家庭作業反而更繁重,甚至衝擊家長接送與家庭作息。

立法委員陳培瑜受訪時表示,樂見倡議團體與教育部就此議題進行溝通討論,但也指出每個地區高中狀況不同,需要考慮實際情況。她強調,更重要的是思考是否需要為此調整108課綱,這才是更務實的問題。

事實上,2017年也曾有類似訴求,建議國高中改為上午9點上課,但當時教育部認為影響層面廣泛,包括學力銜接、教師員額與課程節數等問題,最終僅放寬高中早自習與第8節課的彈性參與。

各界普遍認為,若僅調整上課時間,恐難從根本解決台灣教育的高壓環境。有網友直言,「怎麼改都沒用,台灣就是這樣,學校會有各種讓你早到學校晚下課的方式」,「看不出小孩書包哪裡變輕了,課本+練習本+各科練習本+複習卷,現在家長和孩子真的可憐。」

未來教育部如何在學生身心健康與升學需求間找到平衡,將是外界關注焦點。無論如何,這項提案再次引發社會對於教育改革的討論,反映出當前教育體制面臨的挑戰與改革需求。

Related Posts

1 of 3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