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黑與白之間流轉的,是時代的呼吸與創作的光影。由高雄市文化局主辦的《墨光˙流變—高雄水墨藝術》巡迴展,於25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三館隆重開幕,為全台巡展揭開序幕。展覽由蔡文汀、盧福壽、詹獻坤(阿卜極)三位藝術家共同策展,匯集17位高雄水墨創作者,呈現跨世代、跨媒介的當代水墨新語。
高雄市文化局文化發展處長廖小玲表示,高雄是一座充滿創意與開放精神的城市,文化局持續推動藝術文化扎根地方。今年繼《今浪潮.高雄2020s》吸引兩萬人次觀展後,再以《墨光流變》為主題,展現高雄藝術家如何以筆墨對話時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高雄創作能量的延伸與交流。」
高雄師範大學副校長李昭蓉出席致詞指出,展覽跨越媒材與領域,藝術家以不同心境與手法詮釋「水墨之光」,讓觀者不僅看見作品,也看見自己與時代的投影。
策展人蔡文汀表示,本展梳理高雄水墨藝術的發展脈絡,感謝洪根深老師的發起與文化局支持,使展覽圓滿呈現。他說:「水墨不是靜止的傳統,而是會呼吸的生命體。」
策展團隊盧福壽指出,水墨創作的挑戰在於「無法覆蓋、無法後悔」,每一筆都是真誠與勇氣的表現。他感謝文化局長期重視傳統媒材的創新;詹獻坤(阿卜極)則回顧2011年高雄水墨普查展,感嘆AI科技如今已深刻影響創作模式,「水墨也在與時代對話、流變與更新。」
參展藝術家代表高聖賢表示,本展以「跨域、跨媒介」與「傳統與創新」為核心主軸,媒材並非重點,作品能否展現生命力與感染力才是關鍵。最年輕的參展藝術家吳佳軒則說,水墨的不確定性正如當代社會的流動,創作精神的傳承才是最珍貴的價值。
《墨光˙流變》以「墨」象徵東方文化底蘊,「光」寓意創新與轉化,展名喻示水墨藝術在時代流變中的閃耀能量。展出藝術家包括洪根深、李明啟、李明則、詹獻坤(阿卜極)、蔡文汀、黃法誠、陳柏源、吳佳軒、石忘塵、高聖賢、劉雄俊、盧福壽、蔡式媚、梁震明、王慶鐘、陳卉穎與洪民裕等17位藝術家。作品涵蓋平面、裝置、影像與複合媒材,呈現高雄水墨藝術的多樣與生命力。
文化局表示,展覽期間將於11月1日下午2時30分在文化中心文藝之家舉辦「高雄水墨的發展與變遷」座談會,邀請藝術家與策展團隊分享創作經驗與策展理念,邀請民眾踴躍參與,共賞水墨藝術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流光閃動的魅力。
《墨光˙流變-高雄水墨藝術》巡迴展高雄首展自即日起展出至11月30日止,後續將巡迴台北、桃園、台中與台南等城市,讓高雄的墨色光影繼續流動,書寫當代水墨的新篇章。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文化局 #墨光流變 #水墨藝術 #藝術巡展 #文化中心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