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6)日上午於市府消防局應變中心,出席「因應非洲豬瘟桃園養豬產業視訊座談會」。張善政表示,市府第一時間啟動應變機制,農業局即提出十大防疫措施,並與環保局、衛生局及教育局等單位每日密切協調,確保各項防疫作業順利進行。市府團隊持續全力追蹤、整合資源,全力防堵非洲豬瘟疫情,致力保障養豬產業及農友權益。

張善政表示,市府積極整合中央及地方防疫措施,並蒐集農會、養豬協會及業者意見,研議補助及產業穩定配套方案,包括地方自編預算及中央補助支援,協助業者度過難關。同時,市府將評估啟動養殖轉型輔導計畫,協助不適合繼續養豬的業者轉型,並評估設置集中式廚餘蒸煮設施,盡可能降低感染風險。
張善政也強調,市府持續監控市場價格,防止不法哄抬行為,並由法務局與消保官嚴格監督,確保豬價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消費。同時,市府會與中央密切協作,確保廢棄物與廢水妥善處理,維持產業穩定與環境安全。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桃園市已完成轄內261場養豬場的疫調訪視,並宣導防疫期間禁止餵飼廚餘、強化門禁管制與環境消毒,廚餘須依規送至環保局指定處理場所。桃園為北台灣黑豬養殖重鎮,面對疫情衝擊,市府將協助養豬農戶應對各種防疫作為,共同守護桃園畜牧產業安全。
環保局長顏己喨表示,目前市府處理一般民眾廚餘及養豬廚餘,原則上生活廚餘由清潔隊統一送入生質能處理中心,養豬廚餘則送入泓橋環保科技公司的處理中心,目前處理量均在可控範圍內。廚餘數量如超過兩個主力設施的處理能力,市府將保留掩埋場作為備案,以確保桃園有足夠的量能防疫及守護環境安全。
農業局表示,因應近期非洲豬瘟疫情,市府已於10月22日召開跨局處應變會議,啟動防疫機制,邀集動保處、農業局、環保局、衛生局、教育局、民政局、警察局、消防局、經發局、水務局及新聞處等單位共同防疫。會中立即啟動並落實「十道防線」措施,包括成立應變小組、全面啟動養豬場疫調、加強清潔與消毒、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執行屠宰場禁宰政策、確保飼料供應不中斷、嚴管廚餘流向並重罰違者、強化畜牧場防線、調整校園營養午餐,以及啟動第二預備金等,全力協助農民度過此次非洲豬瘟所帶來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