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台積電坐鎮AI供應鏈核心 輝達與自研晶片訂單均流向台灣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爆發,無論是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超微(AMD),或是積極開發自研晶片的科技巨頭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OpenAI等,都急需高效能晶片支撐AI訓練與推理工作。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指出,外界原以為專用晶片(ASIC)會削弱GPU市場的主導地位,但對台積電而言,無論GPU還是ASIC,訂單最終仍會流向台灣。

根據台積電第三季法說會內容,董事長魏哲家明確表示,「不論是GPU或ASIC,全都使用我們的領先技術,我們支持所有類型的客戶,且他們未來幾年都將強勁成長。」言下之意,台積電並不在意客戶晶片屬於GPU或ASIC,因為雙方都採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魏哲家進一步指出,台積電將持續扮演產業鏈核心角色,確保技術優勢與穩定供應。

目前,各大雲端巨頭的自研AI晶片幾乎都仰賴台積電代工;谷歌TPU系列(如Ironwood與Trillium)是由博通(Broadcom)共同設計,最終仍使用台積電製造;亞馬遜的Trainium與微軟的Maia AI晶片亦採用台積電N5(5奈米)及更先進節點。事實上,從設計到封裝,台積電幾乎掌握整個AI晶片供應鏈的關鍵環節。

分析師指出,這意味即使輝達與ASIC陣營競爭白熱化,台積電仍是最大贏家。AI晶片市場的每一次技術突破、製程演進與擴產投資,都將進一步鞏固台積電的戰略地位。

此外,台積電近期也回應市場關切的「稀土供應風險」,強調短期供應穩定;但若出口限制持續,長期仍需關注風險。面對全球供應鏈地緣政治與技術封鎖挑戰,台積電持續強化多地生產布局,維持在AI時代的產業話語權。

法人預估,隨著AI伺服器與算力中心投資規模擴大,台積電將持續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與AI應用的晶片需求,2025年營收有望創新高。從GPU到ASIC再到3D先進封裝,台積電已不僅是製造商,更是全球AI產業的「共同命運體」。

圖/奇摩股市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