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桃園落實全民原教「這國小」建置泰雅文化學習場域

桃園市作為全國原住民族學生最多的行政區,為推動都會區原住民族學生民族教育,提供更友善的學習環境,並落實全民原教,僑愛國小建置「泰雅文化學習場域」揭牌典禮於今(24)日隆重舉行。透過都會區學校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的建置,打造符合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意涵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沉浸式環境中學習與體驗泰雅文化,強化文化認同與自信,也促進不同族群學生相互認識。

DSC 7016 scaled
泰雅文化學習場域建築包含家屋、穀倉、望樓、雞舍及烤火寮等主要建築及附屬建物,由原民學生擔任解說大使。圖:教育局提供

揭牌典禮活動融合原住民族文化特色,以僑愛國小「太陽之愛合唱團」與「太鼓隊」帶來震撼開場,象徵文化傳承的活力。接續由泰雅耆老進行泰雅族傳統祈福儀式,展現對天地萬物與祖靈的敬意,也期望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智慧與勇氣。

DSC 6999 scaled
僑愛國小建置「泰雅文化學習場域」揭牌典禮於今日隆重舉行。圖:教育局提供

泰雅文化學習場域建築包含家屋、穀倉、望樓、雞舍及烤火寮等主要建築及附屬建物,由原民學生擔任解說大使,帶領貴賓認識家屋中別具意義的三石灶及空間安排,重現泰雅族重視祖靈、gaga及團結的深刻意涵。家屋及穀倉的結構設計充滿著泰雅族適應環境的智慧,多層的屋頂設計不僅利用了既有竹子、油毛衫、竹框、石板等材料,也使建築物具備耐氣候變化的功能,而穀倉的高架及防鼠板設計,也使得部落得以穩健發展。

張善政表示,有鑑於原住民族人口及學生持續增長,也將更積極推動原住民族教育資源整合與發展,為學校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未來可望與其他原住民族重點學校建立跨校合作,讓更多孩子透過沉浸式學習體驗自己的文化,進而培養自信與認同感。

學校團隊與耆老考究泰雅傳統建築工法概念,以建構文化學習場域,透過體驗學習,讓學生了解祖先的智慧,進一步加深自我族群的認同與自信心,也透過課程安排讓更多不同族群的同學相互理解,進而達成「全民原教」精神之共榮與共好,不僅為泰雅族群學生打造一個家,也讓桃園成為適合各族群發展的良善大家庭。

Related Posts

1 of 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