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說故事劇場《湖底之鬼》5月3、4日在臺中歌劇院中劇院登場,全劇以極簡舞台設計呈現,結合影院級的「d&b Soundscape」聲音景觀系統建立3D音樂環場感受,邀觀眾戴上眼罩,用聽覺來「看」表演。(圖╱歌劇院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台中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 NTT Arts NOVA 系列節目陸續登場,音樂說故事劇場《湖底之鬼》於2022年首演佳評如潮,這次來到臺中再創票房佳績,距演出前一個月全數完售。歌劇院以饗觀眾,特別加開4樓席位迅速售罄,幸運搶到票的觀眾朋友,5月3、4日到中劇院,體驗讓聽覺帶領全身的感官「看」表演 。
▲《湖底之鬼》劇情取材自《聊齋誌異》經典篇章〈王六郎〉,描述不慎跌入湖中身亡的水鬼王六郎與漁夫老許之間的情誼,刻劃出一人一鬼的感人故事,兩位主角由資深音樂劇演員王柏森、江翊睿飾演。(圖╱歌劇院提供)
《湖底之鬼》由劇場賢伉儷作曲家櫻井弘二(Koji Sakurai)與導演鄭詠珊聯手打造,劇情取材自《聊齋誌異》經典篇章〈王六郎〉,描述不慎跌入湖中身亡的水鬼王六郎與漁夫老許之間的情誼,刻劃出一人一鬼的感人故事,兩位主角由資深音樂劇演員王柏森、江翊睿飾演。
▲導演鄭詠珊認為〈王六郎〉故事線過於單純,再加上作曲家櫻井弘二希望讓男聲與女聲都能發揮,因此打造了「水仙花妖」,還有老許妻子等村婦女性角色,更深入刻劃人物情感,豐富故事層次。(圖╱歌劇院提供)
櫻井弘二表示,近年來陸續遇到身邊的朋友突然離世,讓他覺得生命沒有絕對,所以只要有機會就想創作以「生死」為題的作品,不僅表述對於生離死別的感觸,更想強調「珍惜當下」。2005年《銀河鐵道之夜》與這次的《湖底之鬼》都是以此議題所創的作品。
《湖底之鬼》的製作始於2017年臺大合唱團所發想的「用人聲來唱鬼故事」,而〈王六郎〉故事中村民被神明托夢,盛情款待遠道而來的老許段落,深深感動櫻井弘二,於是著手創作一部為百人合唱的清唱劇,後續由高雄衛武營委託製作,將原本的合唱作品改編為「音樂說故事劇場」。
導演鄭詠珊表示,〈王六郎〉的故事固然有趣,然而故事線過於單純,再加上櫻井弘二希望讓男聲與女聲都能發揮,因此在《湖底》中必須增加新的人物和劇情;《聊齋誌異》中常見角色是人、鬼、神仙和妖怪,不過〈王六郎〉故事中獨缺妖怪一角,因此鄭詠珊為《湖底》打造了「水仙花妖」,還有老許妻子等村婦女性角色,更深入刻劃人物情感,豐富故事層次。
《湖底之鬼》簡化舞台佈景、服裝、群舞、演員肢體動作等元素,將舞台以「極致黑」風格設計,透過笙、二胡、琵琶、大提琴、擊樂、鍵盤、電子音樂的跨界交融,結合d&b Soundscape 聲音景觀系統融入真實自然聲響,打造出沉浸式劇場效果;現場也會發給每位觀眾一副眼罩,邀請大家「摸黑」進入神秘的湖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