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親子共學及充實學生暑期生活,讓學習不間斷,桃園市政府教育局今(19)日上午9時於市立圖書館新總館1樓微光廳舉辦「2025暑期科普大師講座」系列活動首場講座,特別邀請到臺灣大學物理系張慶瑞教授以「當量子科技遇上人工智慧」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吸引超過200位親師生與市民到場聆聽,現場反應熱烈。市長張善政與教育局局長劉仲成亦親臨會場,展現對科普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教育局於暑假週末期間規劃6場次科普講座,邀請科普領域翹楚包含國科會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處李旺龍處長、國立臺灣大學張慶瑞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孫維新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退休陳竹亭教授及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馮翠珍助理教授於桃園市立圖書館微光廳共辦理5場次科普講座;東吳大學陳秋民副教授於桃園市同德國中辦理1場次科普講座。歡迎全市有興趣之親師生參與,希冀藉由專題分享及趣味科學演示,發掘孩子的科學潛能,培養學生擁有自主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生活中的科學素養。


張慶瑞指出,「量子人工智慧」為結合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的新興研究領域,不僅能加速複雜問題的求解,也可能顛覆現有科技與產業結構。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的興起,人工智慧與量子科技的整合受到高度關注,未來的技術演進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包括可能引發的新型態就業挑戰。本次講座深入淺出地介紹量子科技發展現況、量子AI進展情況,並探討其對未來世界的潛在影響,將複雜的科學概念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傳達給親師生,深入淺出對主題的理解,讓現場的學生和家長獲益良多,同時將科學素養落實在生活中。


除精彩講座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今夏亦持續以「教育善好,顧好下一代」為核心理念,推動「2025 Smart Peach桃趣探索中!」暑期系列活動,規劃涵蓋科技、科普、生命品德、藝文、健體及永續(SDGs)六大主軸,共計辦理305場次跨領域營隊,預計超過5萬名學生參與,並特別深入偏鄉並於人口密集區擴大辦理場次,讓每位學子都能享有多元、豐富的暑期學習體驗,實踐教育平權與城鄉共學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