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埔心百年羅厝天主堂原教室修復竣工啟用 盼成彰化縣文化旅遊新亮點!


▲彰化縣文化資產再添亮點!歷史建築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29日舉辦修復工程竣工啟用典禮,期望文物館未來成為彰化縣文化旅遊的新亮點。(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彰化縣文化資產再添亮點!歷史建築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修復工程竣工,重新開放民眾參觀!彰化縣政府29日舉辦竣工啟用典禮,縣長王惠美、文化資產局主任秘書張祐創與地方仕紳共同出席,並由天主教會台中教區蘇耀文主教帶領現場嘉賓進行教會祈福禮,一同為文物館的啟用送上祝福。


▲縣長王惠美表示,文化資產的保存,是要讓珍貴文物「活起來、說故事、傳承記憶」,誠摯邀請大家多走進文物館,感受歷史、信仰與土地交織而成的文化風景。(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王縣長表示,文化資產的保存,是要讓珍貴文物「活起來、說故事、傳承記憶」,這次修復工程透過中央、地方、民間三方協力,共同保存這座歷史建築,總修繕經費共1,476萬元,其中文化部文資局補助1,180.8萬元(80%),縣府配合款221.4萬元(15%),天主堂自籌73.8萬元(5%),工程自113年4月開工、114年3月完工。文物館即日起展出珍貴文物,開放民眾預約參觀與導覽,誠摯邀請大家多走進文物館,感受歷史、信仰與土地交織而成的文化風景,期望文物館未來成為彰化縣文化旅遊的新亮點。


▲文物館即日起展出珍貴文物,開放民眾預約參觀與導覽。(圖╱記者孔亮云攝)

王縣長表示,埔心羅厝天主堂是中台灣第一間天主教堂,1905年由馬守仁神父建立傳道師培育教室開始傳道,培訓了100多位傳道師,在2000年轉成文物館使用,並於2002年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與教育意義。為了推動教堂文物普查,縣府113年同步推動「天主教會彰化總鐸區教堂文物普查建檔計畫」,總經費180萬元,獲文化部補助108萬元,縣府配合款72萬元,由財團法人天主教上智文教基金會執行計畫,將埔心羅厝耶穌聖名堂等彰化縣內12座教堂文化進行系統化調查和數位化建檔,目前已完成395件文物之數位建檔。這次展出的珍貴文物有143年歷史的「天神鐘」,上刻有「獻給玫瑰聖母」的字樣,清脆宏亮的鐘聲成為當時居民生活的作息時間標準,是地方重要的宗教與生活記憶。


▲埔心羅厝天主堂是中台灣第一間天主教堂,1905年由馬守仁神父建立傳道師培育教室開始傳道,並於2002年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與教育意義。(圖╱記者孔亮云翻攝)
  
文化資產局主任秘書張祐創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對文化資產保存的支持,不僅協助爭取修繕天主堂經費,也為教堂爭取到文物普查的機會,將天主堂的所有文物整理展現。正如王縣長所說,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修復,目的是希望讓這些文化資產能重新煥發活力,與民眾的生活緊密結合,而非作為靜態的展示品,很高興這座教堂被規劃成文物館,也為未來的文物策展做好準備。
  
天主教會台中教區主教蘇耀文表示,羅厝天主堂不只是保存一棟歷史建築,也是本地教會福音傳遞與牧靈的重要據點,是社會服務的重心。這座天主堂是一個蘊含愛與見證的地方,承載信仰的記號,是信仰者奉獻與堅持的結晶,是愛心、共融與服務的展現。感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彰化縣政府與所有投入修復工程的團隊,更感謝羅厝所有的教友們,持續地祈禱與守護教堂。
  
埔心鄉長張佩瑩表示,非常感動與在地鄉親及教友一起見證羅厝天主堂文物館的重新啟用,這也是埔心鄉的一份榮耀。感謝縣府及文資局的大力支持,讓羅厝天主教堂這座百年建物原汁原貌的再次呈現在大家眼前。未來埔心鄉公所會連結所有在地特色景點,加入羅厝天主堂文化,讓更多人走進埔心、了解埔心。

Related Posts

1 of 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