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暑假過半,太魯閣國家公園逐漸恢復生機。自今夏起,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陸續開放大同大禮、崇德遊憩區,並推出天祥主題遊程與太魯閣臺地定點解說服務,吸引遊客重新走入山海之境,感受震後自然與人文的韌性。


太管處觀察,近期遊客中心人流明顯回升,社群平台上也湧現大量遊憩分享與美照,顯示民眾對太魯閣的關注與期待。其中,清水斷崖觀景點完成修復後重新開放,旅人得以迎著太平洋海風,重溫東部特有的日出曙光與月光海景。


太魯閣臺地與遊客中心則成為震後探索的起點。太管處推出步道解說活動,只要五人即可預約,由解說員或志工帶領走訪臺地步道與展區,介紹地貌變化與文化脈絡,讓遊客在行走中理解太魯閣的重建歷程。


由太魯閣族族人與太管處共同修復的大同大禮與得卡倫步道,也於暑期重新開放。遊客可自遊客中心出發,經得卡倫平台俯瞰立霧溪出海口,進入部落探訪禮拜堂、派出所與聚落老屋,親身感受山中生活的質樸與堅韌。


天祥地區則推出三種主題遊程,包括塔比多步道的森林探索、文天祥小徑的獼猴觀察,以及祥德寺步道的靜心之旅,並開放天祥遊客中心與中橫故事館,提供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體驗。
此外,太管處也與周邊社區合作推動「山海聚落小旅行」,串連崇德、富世、新城與三棧布拉旦等聚落,展現原住民文化、在地風味與社區創生成果。
太管處提醒,雖然園區設施逐步修復,震後地質風險仍存,遊客應遵守安全規定,勿進入封閉區域,並採「早上山、早下山」原則,避開午後天氣變化。中橫公路仍實施災修管制與夜間封閉,建議出發前查詢「公路局168即時路況」或「幸福公路APP」,以免延誤行程。
太魯閣的峽谷風華依舊,清澈溪水仍在山谷間低語。太管處表示,將持續推動復建工程與防災設施強化,結合保育研究與社區觀光,打造安全永續、韌性強化的太魯閣國家公園。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震後太魯閣逐步開放中 探索限定景點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