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是屬於父親的節日,根據國民健康署《2022台灣癌症登記年報》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躍升本土男性癌症發生數第3位、死亡數第6位。2022年新診斷超過9000例、死亡1830例,十年發生率成長近一倍,且25%病患確診時已屬局部晚期或轉移期。面對持續攀升的趨勢,號召全台民眾以「關心‧諮詢‧篩檢」三步驟,為家中父親建立癌症防線,送上最有價值的健康禮物。


林口長庚指出,攝護腺癌為中高齡男性「沉默威脅」,60歲以上個案占約七成;75歲以上仍高達37%,顯示隨人口老化,潛在病患將與日俱增,T1–T2N0M0早期個案雖佔35%,但轉移期仍達30%,仍有逾兩千五百名男性是在疾病擴散後才被診斷。而五年存活率,早期可高達98%,若進入荷爾蒙抗性轉移型攝護腺癌階段,五年存活率則僅剩三成。早期識別是降低死亡與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


林口長庚接著說明三步驟守護法,首先關心,男性出現夜尿次數增加、排尿異常、血尿或骨骼疼痛時,須警覺並主動就醫,再來諮詢,建議50歲以上男性,或45歲且具有家族史者與泌尿科醫師討論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測與直腸指診的利弊及追蹤頻率。最後篩檢,於專業評估後進行PSA檢測;若PSA介於4到10ng/mL或呈升高趨勢,可搭配多參數MRI、前列腺穿刺或影像導引切片,以確認分期與風險等級,制定個人化治療路徑。
林口長庚也提到,針對攝護腺癌,對於低風險腫瘤進行積極監測,定期PSA、影像學追蹤與必要時再切片即可避免過度治療;機器手臂根除性前列腺切除,創傷小、恢復快;配合神經保留技術可大減少術後性功能障礙與失禁;先進放射治療,影像導引強度調控放射或質子治療,精準度高、併發症低;
荷爾蒙治療與其他系統性治療,晚期病人可享受延命與生活品質並存的新藥組合。多學科團隊整合泌尿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與心理支持服務,提供全人照護。
為響應父親節,林口長庚醫院於8月11日至8月13日,在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大樓一樓大廳舉辦「父親健康攝護腺衛教講座與健康篩檢」衛教活動,林口長庚檢驗醫學科提供多項癌症篩檢與健康篩檢服務,現場備有相關資訊歡迎諮詢,連續三天中午1點皆有專業泌尿科醫師講解攝護腺癌之診斷與治療副作用之處理;現場更提供之多媒體資訊增強民眾攝護腺癌認識,並有趣味小遊戲增加民眾參與度與對攝護腺癌之了解。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精美小禮物。
「定期檢測、早期治療、幸福久久。」父親節的禮物不只是一頓美味大餐,更是一份長久陪伴家人的承諾。林口長庚呼籲全國民眾,共同為父親建立健康防線,將攝護腺癌風險扼殺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