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IA臺灣衍生性商品市場發展研討會(FIA Forum: Taipei 2025),由期貨交易所及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共同舉辦,今(14)日在台北盛大登場。來自臺灣、美國、歐洲、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交易所代表與業界專家,難得齊聚一堂,交流意見,並且點名臺灣期貨市場有可觀潛力。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致詞指出,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與避險功能,對於提升金融穩定與韌性日趨重要。金管會自2024年起推動打造具臺灣特色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期望能吸引海內外資金落地深耕,未來將繼續與期交所及各界攜手合作,強化衍生性金融商品於資產管理上之應用,提升市場效率、增進國際參與。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表示,在主管機關支持及各界攜手努力下,去年臺灣期貨市場交易量達3億9500萬口,穩健推升至新高水準,持續在亞太地區保持領先地位。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避險需求,期交所持續推出更多精準且具彈性的新商品,包括微型臺指期貨與週五臺指選擇權,並逐步擴大夜盤交易商品,提供投資人更完整的全天候避險工具。
吳自心表示,展望未來,期交所將持續深化ESG實踐,推動市場邁向更穩健與多元的新階段。
今天的研討會,聚焦「不確定性下之機會─臺灣期貨市場的發展契機」及「提升市場流動性:應對交易環境變遷」,吸引逾300位國內外交易所、期貨商、證券商、銀行、投資顧問公司、基金公司及資訊公司等業界人士踴躍報名參與。(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歐洲期貨交易所亞洲客戶管理暨交易與結算主管Sophia Sung與談指出,臺灣期貨市場有可觀潛力,有龐大散戶投資人,有各種交易策略,而台灣的期貨交易所,推出的各種商品,也很受投資人歡迎。
摩根士丹利集中市場衍生性商品及店頭結算銷售執行總監Ivy Feng與談指出,台灣有半導體產業,有晶圓製造公司,衍生性商品有很多發展空間;臺灣散戶比重在亞太地區數一數二,這是市場優勢,但也不能過度偏重散戶,避免散戶投資人過度曝險,像是印度散戶很積極進入期貨市場,但多數是虧錢的。市場還是必須有機構投資人,也讓海外投資人有更多參與機會。
Trading Technologies東南亞銷售副總裁Terence Ang指出,不能小看散戶投資人,像是美國前些年發生的GameStop事件,就是散戶投資人「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例子,現在的網路即時通訊發達,很多訊息可以快速傳達,讓散戶們迅速採取行動。
輝立Nova期貨總經理張賜政提醒,夜盤提供更多交易時間,但全天候市場,也需要考慮全天候風險管理,必須提供充分的流動性,也必須提醒投資人小心。
期交所協理許鈴佩指出,台灣散戶比重大約50%,期交所致力降低散戶進入障礙,例如推出微型期貨,另外也有全天候交易市場,並強化投資人教育,重視風險管理,做好保護投資人。
與談人們也針對熱門的AI話題,交換意見,有人認為AI可以分析過往,交易機器人如果會幫我們賺錢,也樂觀其成;另外,也可借重AI來偵測市場是否異常。不過,AI也會帶來更多資安問題,監理機制也必須同步調整,都是必須留意的議題。
期交所指出,本次研討會針對當前多變的國際與經濟局勢,探討臺灣及亞太地區如何透過創新與擴大參與推動市場成長,並就科技進步、市場結構調整與資金效率提升所帶來的契機與挑戰,分享經驗及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