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但背後可能隱藏多種潛在疾病。醫學界定義,持續超過8週的咳嗽稱為慢性咳嗽。然而,胸腔科醫師提醒,只要咳嗽持續超過4週,就應該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統計顯示,慢性咳嗽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就醫年齡多落在60至69歲之間,其中又以女性居多。這可能與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下降有關,導致喉嚨容易乾燥不適。慢性咳嗽不僅影響呼吸,還可能引發胸痛、尿失禁等困擾,甚至影響社交生活。
臨床上,慢性咳嗽的原因多樣化,常見的8大類型包括:
慢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鼻涕倒流刺激咽喉,造成持續咳嗽。
氣喘:台灣潮濕氣候加上空氣污染,導致過敏性咳嗽比例居高不下。
慢性氣管炎:長期吸菸或接觸二手菸是重要因素,也與肺癌有關。
感染性疾病:如氣管擴張症、百日咳、肺結核等。
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可能引起火燒心或喉頭異物感,甚至嗆咳。
環境或職業暴露:長期處於空氣污染或化學氣體環境中,可能造成呼吸道慢性傷害。
藥物副作用:如治療高血壓的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可能引起咳嗽。
間質性肺病:類似菜瓜布肺的疾病,症狀包括乾咳、疲勞與呼吸困難。
醫師強調,有些患者的咳嗽可能由多個因素同時引起,若只治療其中一個,症狀往往不會完全消失。因此,全面的健康檢查至關重要。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胸部X光、肺功能測試、過敏原檢測、胃鏡、血液檢驗,以及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等。這些檢查可協助醫師找出病因,同時也能篩檢早期肺癌或其他肺部疾病。
除了醫療檢查,改善生活習慣也是控制慢性咳嗽的關鍵。專家建議:
戒菸是首要任務,並避免長期接觸油煙或化學物質。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期清潔或更換空氣濾網。
規律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
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D,提升抵抗力。
接種必要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養成正確的發聲習慣,減少喉嚨負擔。
最後,醫師再次提醒,慢性咳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千萬不要輕忽。如果出現持續性咳嗽,應及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及時處理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更是保護健康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