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投訴人賴小姐稱遭寶雄室內設計詐財。合成畫面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鈞生╱綜合報導】台中一名首購族賴小姐,4年前花費總價700萬元、買下北屯預售兩房小宅,沒想到還沒住進去,就先被「裝潢蟑螂」攪得烏煙瘴氣,他先付了20多萬元工程款後,對方4月進場鋪設保護工程後便人間蒸發,連社區規定的施工背心800元都不歸還,讓他們哭笑不得,迄今還得自行在外租屋。
37歲賴小姐表示,當時買預售屋時透過銷售業務介紹,與寶雄室內設計(現已歇業)接洽,雙方談妥「全室精裝修」,今年4月份開工、預計1個月內完工,工程項目包含木作及系統櫃、水電弱電及玻璃工程等,工程總報價預算約45萬元。
賴小姐控訴:「一開始沒多久就被要求先付了兩期款項、共20多萬元,對方進場只做了『鋪設地板保護墊』以及部分電線配置,其他工程完全停擺。原以為只是進度延誤,沒想到對方竟突然人間蒸發,連續數月避不見面、不接電話、不讀訊息,也不退錢。」
眼看新家空盪盪地擺著,賴小姐和先生兩人卻只能繼續租套房蝸居,每月還要支付1萬2千多元房租,至今已經額外多燒掉五個月租金,加上被騙的裝潢費,實際損失早已將近30萬元。
圖說:現場僅作部分初期工程。投訴人提供
「辛苦繳房貸還要多付租金,錢像倒水一樣流出去,我真的快崩潰了!」賴小姐說,她原本以為透過賣房業務介紹會比較安心,沒想到卻成了悲劇,更讓她憤怒的是,這名工程人員並非地下黑工,而是有固定公司、名片,還有美輪美奐的業績官網,但依然敢惡意拖延、收錢落跑,然後近期公司登記竟已歇業,痛批這就是房市版的「詐騙蟑螂」。
賴小姐現在每天看著還沒入住的新房,心情五味雜陳,對比當初憧憬著打造夢想居所,如今卻成了擔心血汗錢一去不返的受害者,他說:「這是活生生的詐財!」
賴小姐自認被詐財後,7月蒐集證據向警察報案,對方終於現身一次,但態度冷淡擺爛不和解、不還錢,目前他準備向對方提告。記者實際致電寶雄室內設計負責人莊先生求證,但無法聯繫、官網聯絡電話已是空號,截稿前也尚未回電。
圖說:公司官網看似美輪美奐。翻攝畫面
室內裝修設計師周縉德建議,該案例若對方刻意擺爛不出面處理,可根據合約『違約之處理』條款進行違約金索賠,至於站在投訴人角度而言,現況僅鋪設保護工程,當下之急只能先找到工班接手後續工程,盡快減少額外損失。
他也提到,切勿因為信任建案銷售的推薦就放鬆戒心,而簽約之前務必確認工程進度、付款方式與保障條款,以免重蹈覆轍。
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進一步分析,此案例僅施作保護工程,恐怕是『別有心機』,因裝潢合約屬於承攬契約,如果廠商有施工卻未履約,業主有權解除契約並請求返還款項,稱作「債務不履行」,屬於民事責任可要求損害賠償;但若『沒有開工』才可能是惡意詐財行為,甚至可能觸犯《刑法》詐欺罪,則為刑事責任,較為嚴重。
吳翃毅表示,目前在實務上也看到,有些裝修蟑螂其實是經營不善、因此以案養案惡性循環,一不小心公司出了問題就跑路,就連官網、業績作品也未必是真的,以該案例而言,證據非常單純,屋主可自行舉證小額訴訟。
他另外呼籲,類似案件層出不窮,政府應主導推動「住保履約」,讓消費者先把錢放在銀行的信託、以專款專戶的方式管理,不僅保障屋主的錢、也保護合法合規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