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農業部電農專案成果亮眼「大農網」互助經營模式成功突圍電商市場

481809
農業部推動的「電農培訓及輔導專案」成果斐然,誕生了「大農網食材直供站」這樣的成功平台。圖: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推動的「電農培訓及輔導專案」成果斐然,不僅成功將近兩千名農民推向數位市場,更誕生了「大農網食材直供站」這樣的成功平台。4位創辦人佘承洲、陳柏宇及百大青農陳珊宇、陳佳鈴。其中原科技人出身的執行長佘承洲,在111年接受專案培訓後,帶領「大農網」打造成小農互助電商推動農業現代化與產業升級的成功典範。成功提升農民收入,並獲邀在農業部今(114)年專案開跑記者會上分享經驗。

481810
農業部電農專案的亮眼成果「大農網食材直供站」,其成功秘訣在於一套創新的「互助」經營模式。圖:農業部提供

不收上架費,「大農網」互助模式助小農突圍,農業部電農專案的亮眼成果「大農網食材直供站」,其成功秘訣在於一套創新的「互助」經營模式,成功將在地小農從市場邊緣帶入電商主流,大幅提升農民收益與品牌知名度。

「大農網」創辦人佘承洲分享,儘管平台初期業績僅3萬元,但透過積極參與農業部的媒合會,平台成功與在地青農建立起緊密合作網絡。堅守「互助」理念,採取對小農極為友善的低門檻收費策略,不收上架費,僅收取基本通路費。這不僅大幅降低了小農進入數位市場的風險,也吸引大量青農加入。更關鍵的是,平台實行共同營銷策略。這種模式集合了農戶的力量,有效減少了農民在行銷、物流等方面的重疊性成本,實現了經營效益最大化。

記者會現場由農業部國際事務司司長蕭柊瓊主持並邀請「真情食品館」新北市農會總幹事張麗梅、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顧問王如沛、大農網電商平台創辦人兼執行長佘承洲以及多家電商與歷屆電農學員代表一起分享實務經驗,農業部推動的「電農培訓及輔導專案」成效卓越,由國際自專案啟動以來,已累積培訓1912人,並舉辦70場媒合會,成功協助712名農民找到合適的電商通路,證明了政府在農民數位轉型上的努力與收穫。

為因應數位趨勢,農業部宣布114年度將擴大培訓規模,預計舉辦14場課程,培訓至少300名電農學員。課程設計將分為初、中、高階,內容全面升級,重點涵蓋商品攝影、短影音製作,並特別強調AI工具應用與實作導向,協助農民快速掌握電商經營核心能力。

農業部指出,除了課程,114年度的輔導機制將更精準,規劃6場次電商媒合會,協助農民對接通路。同時,將遴選15件亮點個案,提供顧問陪伴式輔導及獎勵金。更具吸引力的是,成績優異的個案將獲得頂級行銷資源,有機會與知名網紅合作直播帶貨、獲得社群推薦,甚至參與國際展會,將台灣優質農產品推向世界。農業部誠摯邀請全國各地有志於數位行銷的農民踴躍報名,共同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Related Posts

1 of 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