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有片】尿液送驗太耗時!廖恆裕曝毒駕防制新利器

S 86655002 0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長廖恆裕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圖:陳儒賢攝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長廖恆裕在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時表示,當前警方在防制交通事故面向,採取「教育、工程與執法」並重的策略,並以科技與社會資源補強人力與制度短板。面對行人與高齡交通風險增加、以及毒駕問題,他強調以預防與即時反應並重,並呼籲市民提高警覺與善用可得資源。

交通與行人安全方面,廖恆裕表示,桃園的行人事故多集中在清晨與傍晚,尤其是高齡者早晨運動與傍晚散步時段,死亡率相對較高。他建議長者外出時穿亮色衣物、戴白帽、使用反光配件,提升在車輛駕駛者視線中的辨識度。桃園因早期城鄉發展與工業區分布,某些區域人行道不連續、道路寬度不足,大型貨車頻繁進出,使得行人在路面行走的風險增加。

1758618588520 0
桃園已設置約181處科技執法設備。圖:資料照

對此,市府推動一系列工程改善,包括增設行人庇護島、槽化島、強化路口照明、修剪阻礙視線的路樹等,並在學校或住宅周邊以路面突起等加寬型減速設施迫使車輛放慢速度,兼顧降低噪音與提高行人安全。廖恆裕強調,用路人之間需要互相體諒,駕駛應尊重行人與行穿習慣,行人也應盡量快速通行以免卡在路中造成車流阻滯;且公車在路口轉彎時的「必停」做法,有助保護行人,後方駕駛應理解其安全功能。

在科技執法的運用上,桃園已設置約181處科技執法設備,廖恆裕說明,設置的目的在於「提醒與教育」,而非單純追求告發數量;設置後確實使闖紅燈、搶黃燈等危險駕駛行為減少,事故與死傷數據也出現改善。為提升可視化提醒效果,路口的告示牌從早期的一面擴充到四面,讓駕駛能更早注意前方路況。未來相關設置會持續滾動檢討,政府已編列後續年度預算以新增與汰換點位,並以事故熱點與民眾反饋作為調整依據。

1758618222854 0
大園所設的「科技執法智慧中心」以教育核心為主。圖:資料照

除了硬體與執法,桃園也投注資源在教育面,大園所設的「科技執法智慧中心」以教育核心為主,運用VR模擬各種交通情境,讓民眾在體驗中學會辨識風險與練習防衛駕駛,期望以體驗式學習強化全民交通安全意識。

1758618432429 0
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會造成駕駛反應失常,過去已發生員警與民眾遭毒駕撞擊的嚴重案件。圖:資料照

談及毒駕與新興毒品問題,廖恆裕指出,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會造成駕駛反應失常,過去已發生員警與民眾遭毒駕撞擊的嚴重案件,桃園今年毒駕案件數較去年顯著增加。鑑於現行檢驗程序(如尿液送驗)耗時,中央正研議修法引入唾液快篩技術,未來若能在路檢時即時篩檢,將可大幅提升執法效率與嚇阻效果,縮短處置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qFjcHRwTg?si=1CD8lVu62FQzKrup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