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演「雷神索爾」的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因檢測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基因「APOE ε4」,一度暫別螢幕,引發公眾對失智症預防的關注。
台灣神經學學會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最新研究結果,指出國際已證實有一半的失智症可以避免,並列出14個危險因子。
根據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失智症委員會2024年報告,研究團隊將這14個可改善的危險因子按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早年(18歲以前)、中年(18至65歲)和晚年(65歲以後)。
在早年階段,教育不足是主要風險因子,占比5%。中年階段的危險因子包括壞膽固醇偏高(7%)、聽力缺損(7%)、憂鬱症(3%)、腦外傷(3%)、缺乏運動(2%)、糖尿病(2%)、吸菸(2%)、高血壓(2%)、肥胖(1%)和過量飲酒(1%)。晚年階段則以社交孤立(5%)、空氣汙染(3%)和視力缺損(2%)為主要風險。
研究指出,若能有效控制這14個危險因子,將可使失智風險下降45%。其中,壞膽固醇偏高和聽力缺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各占7%的風險比重。
台灣神經學學會根據這項研究提醒公眾,科學證實避免失智症並非遙不可及,學會建議民眾不要輕忽聽力退化和高血脂問題,同時應保持運動習慣、均衡飲食,控制血壓、血糖和體重。此外,戒菸、減少飲酒、保持社交互動,以及及早處理視力問題,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因素。
專家呼籲民眾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包括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關注血脂、血壓和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保持社交活動和及時處理聽力、視力問題尤為重要。
然而,專家強調,即使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有較高風險,也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阿茲海默症。相反,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可調節的風險因素,仍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風險。總的來說,預防失智症需要從生命的各個階段著手,包括早年的教育、中年的生活方式調整,以及晚年的社交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