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球市場強勢上漲,主要股市中,以韓股上漲19.17%最強,其次為費半指數15.04%、日經225指數14.19%、台股9.58%,那斯達克指數5.73%,帶動ETF表現同步強勢,連帶地,也帶動台股ETF與日股ETF有不錯表現。
排除槓桿型ETF後,共有35檔海內外股票型ETF,10月漲幅超過10%,若再將主題型ETF排除,則有15檔ETF單月漲幅超過10%,其中13檔為台股ETF,且以市值型居多,其他2檔則是日股ETF。

法人認為,從績效表現來看,不論是主動、被動型ETF,都有好成績,顯示創造績效不是只能靠主動選股,被動型ETF若能透過精準的篩選條件,例如從市值、成長、動能、價值、品質等面向,選出適合且成長性高的標的,同樣能創造出良好績效。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 (009803)經理人楊立楷指出,輝達GTC大會盛大開幕,執行長黃仁勳演講內容涵蓋強化通訊領域合作、結合量子運算推出NVQLink、GPU需求強大、至2026年底前Blackwell加上Rubin銷售達5000億美元等,再度激勵台股AI概念股近期強勢表現。
楊立楷指出,台股昨天早盤再創高峰28527.68點,雖然後來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包括川習會、聯準會對降息的態度、31日蘋果財報將公布等,加權指數終場收在平盤,部分漲多熱門股出現較大跌勢,不過AI多頭主軸未變。
楊立楷表示,從類股成交比重來看,28、29日電子類股成交比重都超過8成,昨日小幅下滑至78%,但仍反映資金明顯集中電子族群趨勢,配合技術面維持強勢,且均線多頭排列、價量配合得宜,多頭格局並未受影響,惟須留意短期超買訊號,若KD指標過度拉升,可能引發小幅回檔整理。
楊立楷分析,在看好AI未來需求快速提升,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甲骨文等五大北美CSP業者繼近兩年資本支出高速成長後,明年仍預計維持約24%之資本支出年增率,加上「AI永動機」持續擴大機轉,顯示國際龍頭企業加碼投資AI基礎建設與相關上下游產業之意願仍高,台灣作為重要AI供應鏈可望雨露均霑,台股中長期格局仍偏多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