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不是睡眠不足!天氣轉涼易疲倦、頭暈 桃園醫院:恐是貧血作祟

IMG 5716 scaled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科醫師洪淩真提醒,若長期忽視貧血,可能引起注意力下降、心悸、胸悶,甚至增加心臟負擔。圖:部桃提供

天氣轉涼後,許多人容易感到疲倦、頭暈或氣喘,以為只是體力不足或睡眠不佳,其實可能是「貧血」在作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科醫師洪淩真提醒,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或血紅素濃度下降,導致氧氣運送能力減弱,使身體組織缺氧。輕微時症狀不明顯,但若長期忽視,可能引起注意力下降、心悸、胸悶,甚至增加心臟負擔。

洪淩真說明,造成貧血的原因眾多,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好發於女性、素食者及慢性失血者,例如月經量多、腸胃道出血或手術後失血等族群。其他原因還包括營養吸收不良、慢性疾病造成的造血抑制、或骨髓及遺傳性血液疾病。她提醒,貧血治療方式因成因不同而差異極大,若自行服用補鐵劑卻未見改善,應儘早就醫,由血液專科醫師釐清真正原因。

洪淩真指出,若出現臉色蒼白、頭暈、心悸、容易疲倦或指甲變薄等症狀,都應安排抽血檢查血紅素及鐵質指標,以確認是否為貧血。若確診為特殊類型,如地中海型貧血或再生不良性貧血,則需進一步進行血液或骨髓檢查,並依病因接受個別化治療。她提醒,若貧血未妥善處理,長期可能導致身體缺氧、心臟代償性肥大,對健康影響不容小覷。

在日常生活中,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是預防貧血的關鍵。洪淩真建議,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紅肉、肝臟、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及黑芝麻,並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助於促進鐵質吸收。同時應避免空腹飲茶或咖啡,以免影響鐵質吸收效果。

最後,洪淩真強調,維持健康生活習慣、定期健康檢查與適度運動,是保持紅潤氣色與好體力的不二法門。她呼籲民眾應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就醫、積極治療,貧血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學會與身體對話,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