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庚大學護理學系10月31日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護理部、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共同主辦「腫瘤護理的永續與創新」國際研討會,以「AI×永續×臨床創新」為主軸,聚焦人工智慧在腫瘤護理的應用、數位健康整合及臨床照護新趨勢,分享專業知識與經驗,促進腫瘤護理領域的永續發展與創新應用,為醫護專業人士提供多元化的學術與實務交流平台。

研討會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大樓第一會議廳登場,海內外學者及醫護專業人士共聚一堂。開幕式由台灣腫瘤護理學會理事長周繡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與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林俊彥接續致詞,為研討會拉開序幕。
周繡玲表示,癌症照護日益複雜,腫瘤護理不僅需具備專業臨床技能,更應兼顧病人關懷、永續思維與創新科技運用。此次研討會除促進學術交流,更期盼激發新理念與跨國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腫瘤護理的進步。
陳建宗則提到,護理人員在癌症照護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是照顧者,更是教育者與領導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供高品質、永續的腫瘤護理,是值得探討的議題。盼能透過科技、教育和跨領域合作,建構更有效率、更人性化的照護模式。
林俊彥也指出,此次主題「永續與創新」切中當代醫療挑戰,AI正逐步融入護理實務,協助護理人員提供更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期盼藉由這次的討論,拓展護理實踐的核心,並將AI融入臨床工作流程。
此次安排多場精彩專題演講與實務分享,國內專家發表的創新成果包括生成式AI於臨床照護的應用、病患自述結果在醫病溝通中的實踐,以及兒童癌症互動式線上教育素材的開發。此外,更特別邀請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Dr. Siobhán O’Connor與南韓首爾大學的Dr. Eunyoung Suh分享全球癌症照護的最新發展與AI臨床應用經驗,啟發台灣護理的新思維。
在這當中,Dr. Eunyoung Suh強調科技的應用應融入人性溫度,才不會淪為冰冷的產品,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與設計,以提升照護品質。長庚大學護理學系主任唐婉如在會中以兒癌病情告知為主題,分享融合線上溝通技巧訓練及互動式電子繪本,不但對促進醫療人員溝通自信心和告知能力有明顯的效益,更可以提升兒癌病童的生活品質及改善不適症狀,特別是焦慮、憂鬱、和食慾不佳等症狀。
演講內容充分展現出創新科技對解決真實臨床問題的價值與效益,Dr. Siobhán O’Connor與Dr. Eunyoung Suh也一同參與最後的綜合座談,並與與會人員進行互動討論,促進跨國經驗交流,為腫瘤護理專業的進步與革新帶來新動能。大會於會後分析此次國際研討會的調查問卷,各項滿意度皆介於99.1~100%之間,整體滿意度達100%,共有110人填答。
長庚大學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該校護理學系已於今(114)年6月開始與首爾大學合作,設計介入措施促進醫護溝通;近期也將商討如何針對AI在護理教育及護理研究的應用做更深入的合作。唐婉如主任表示,這次研討會不僅深化兩校的國際合作,更展現在護理教育、研究與智慧照護領域的前瞻佈局。未來也將持續努力,推動台灣護理邁向國際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