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新竹縣農業推廣聯合成果展 邀民眾「玩食農、學生活、品在地」


▲副縣長陳見賢表揚農業達人。(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今(3)日於「2025新竹縣農業推廣聯合成果展暨頒獎典禮」中,表揚在農業推廣領域表現優異的單位與農業達人,聯合成果展則集結新竹縣各鄉鎮農會農事、家政、四健、綠色照顧及食農教育,五大推廣主軸,透過靜態展示與動態體驗活動,呈現出農業創新、生活美學與食農教育多元面貌,邀請民眾一起「玩食農、學生活、品在地」。


▲活動首日體現「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精神。(圖/記者蔣彤雲攝)

農業部農糧署北區分署長林傳琦表示,這是一個非常特別且具有意義的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展現新竹縣農民的創意及活力,希望農業界的前輩們,可以藉由活動走出來,貢獻他們在農業方面的豐富的經驗,也藉由活動讓國人更重視土地、環境及農業,這也是成果發表會主要傳達的一個重要精神。

副縣長陳見賢表示,縣府每年編列約800萬元預算,協助在地小農、食農教育及家政推廣等,要讓農民受到最好的照顧。教育局也將在地有機蔬菜及稻米納入學校營養午餐,提升在地農產品利用率並促進學童健康飲食。

新竹縣農會今天攜手縣內11鄉鎮市區農會,舉辦年度成果展,全面展示家政、農事推廣、綠色照顧及食農教育的推動成效,陳見賢感謝新竹縣農會及各鄉鎮農會的共同努力,也感謝所有在農業推廣第一線辛勤付出的夥伴

農業處表示,聯合成果展充分展現新竹縣農業推廣的能量與創意,從農事到食農教育,從家庭經營到綠色照顧高齡關懷,處處可見「學習 × 實踐 × 分享」的精神,並透過表揚活動,肯定農業達人在推動農業創新、食農教育扎根與社區永續上的努力。

活動首日下午以「最長壽司體驗活動」為主題,認識在地稻米與蔬菜開始,民眾親手鋪飯、擺料、捲壽司,連接出象徵團結與幸福的「最長壽司」,看著一條條壽司串連成長長的「食農希望線」,體會「食材的珍貴與農民的辛勞」,體現「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精神,為三天展期揭開溫暖序幕。
  
11月4日活動主題為「仙人掌綠生活 × 黑豆香韻」,以新埔仙人掌製作天然染布,以竹北/新豐黑豆,介紹新竹在地黑豆的種植特色,實作黑豆茶與冰心黑豆糕,讓學員感受到在地農產的多元運用與創新價值。

11月5日活動主題為「新竹好農味·一起玩食農」,舉辦「一人一道菜」活動,以新竹在地新鮮食材入菜,呈現屬於自己的創意料理,讓「幸福上桌」成為活動最動人的畫面,活動同時回顧這一年來食農教育的推廣成果,展現農會、青農與在地社區攜手合作的豐碩成果,也讓更多人看見「食農教育走進生活」的實踐力量。
 
農業處表示,期盼透過此次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農業推廣工作的價值,並持續支持在地農業、關心農村發展,共同打造永續幸福的農業生活,這不僅是一場成果發表,更是一段推廣精神的延續與傳承。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