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警察局引領開發的「AI巡防系統」迎來重大升級,市警局今(21)日於記者會上宣布,該系統正式推出全國首創的「車手提領熱點示警」新功能,展現市警局運用科技設備打擊詐欺犯罪、守護市民財產安全的堅定決心。

市警局表示,該局自110年2月起,秉持「科技偵防、精準打擊」理念,攜手國內優質科技廠商,以產官合作模式共同開發「AI巡防系統」,領先全國導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整合移動式車牌辨識技術,最初主要用於自動辨識失竊、侵占、遺失車輛,後續再擴充至AB車、註銷車牌及重大刑案通報車輛等協尋任務,成功建構覆蓋全市的「AI巡防守護網」,執勤效率提升超過9倍,大幅節省警力,成效卓著。

市警局提到,此次功能再進化,是市警局在科技執法上持續精進的成果,更是全國首創推出「車手提領熱點示警」功能的里程碑。AI巡防系統從原有的黑名單(失竊、侵占、遺失)、灰名單(號牌異常、報廢、註銷、吊扣/銷、AB車等)車輛示警,進一步整合犯罪大數據分析,發展出針對特定犯罪態樣的即時預警功能。首要推出的「車手提領熱點示警」,即是針對日益猖獗的詐欺犯罪。該局投入大量心血,運用科技執法設備及大數據分析技術,針對轄內詐欺車手頻繁提款的熱點區域,就其地理位置、交通特性及提領時段等面向進行深度分析。在有限的警力下,此舉能實現最有效率的警力投放,對詐欺熱點進行重點打擊。
市警局指出,新系統運作模式將採「主動預警、分進合擊」策略。當第一線制服員警的巡邏車行經分析出的提領熱點區域時,AI巡防系統將主動發出示警,提醒員警即時掌握周遭狀況,有效嚇阻及查緝提領車手。同時,刑事人員也會依據系統提供的熱點情資,規劃不同時段的埋伏查緝勤務。透過這種動靜結合、讓車手無從防範的執法模式,將能大幅提升打擊詐欺犯罪的能量。
市警局並提到,依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今(114)年9月份桃市警局受理詐欺案件共1644件,財損金額達7億6980萬餘元。與8月份相比,案件數減少148件、下降8.26%,財損亦減少1億1274萬餘元、下降12.77%。自今年1月至9月止,市警局共查獲詐騙集團265件、犯嫌2135人;另查緝詐欺車手1268件、犯嫌1496人。顯示市警局持續強化打擊詐欺,已逐步發揮成效。
今日記者會也特別邀請桃園郵局副局長葉魏桐、營業管理科科長吳春櫻及桃園成功路郵局經理廖振貴出席,向民眾說明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提問」制度之用意與實務經驗。葉魏桐指出,行員主動關懷與提問機制能有效辨識可疑匯款行為,協助攔阻詐騙,避免民眾財產受損。
市警局強調,AI巡防系統的升級,是公私協力、科技治安的典範。透過與廠商協作研發,實現AI預警與實戰執法結合,讓桃園在智慧警政領域再次領先全國。此項創新不僅象徵警方在打詐路上的決心,更是守護市民財產安全與社會安定的重要里程碑。